.

青铜器鉴定必备知识仿古青铜器的特征

青铜器的制造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进行祭祀、征讨等国家大事需要大量的青铜器。

仿古青铜器的出现,是人们出于复古宣传传统礼教之目的,或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

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制,以为郊庙之用。

那么,什么是仿古青铜器?它有什么特征?铸造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我想,我们可以给“仿古青铜器”下一个定义:

古代艺人们采取一种特殊的工艺手段,将铸造与绘画、雕刻、镶嵌等工艺相结合,仿制出的古代罕见于世、为数甚少的青铜文物,主要用来供人们鉴赏和珍藏。

为了更好的鉴定仿古青铜器,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仿古青铜器的特征。

一、宋代的仿古青铜器

宋代仿制青铜器的技术很高。北宋大晟(shèng)编钟的器形和纹饰是以春秋晚期的钟为标本,从仿制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器形、纹饰等仿制的非常逼真。但从艺术角度来说,纯粹模仿,没有生气,非常呆板,神气不足,没有原器的韵味。

北宋大晟(shèng)编钟

宋代仿制的青铜器,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有范痕和垫片;

2、圈足和扣眼圆滑整齐,圈足底没有由外向内的扉茬;

3、纹饰的地纹都比较模糊,铭文的字口比商周真的青铜器铭文浅,形似但是没有神;

4、仿制镶嵌金银片和绿松石的器物,水平比较低,镶嵌不平。

二、元代的仿古青铜器

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以仿制古器物。

但是,元代人对青铜器的认识,远比宋代人少,仿制的青铜器也比宋代低劣。

元代往往成组地仿制夏商周三代的器物,作为祭祀器物放置在寺庙内。形体笨重,做工粗糙,没有光泽,花纹模糊,铭文是楷体等等,带有典型的元代特征。

三、明代的仿古青铜器

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在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当时所铸以上两类仿古铜器达余件。

《考古图》

明代仿制的青铜器,是按照宋代的图录。明代仿制的面广,种类多,大小器物都有,器表粗糙,纹饰繁缛。民间仿制的青铜器,分量比原来的器物重。

明带崇古的风气淡,对青铜器的研究也远逊于宋代,所以明代仿制的青铜器,完全经不起校验。

四、清代的仿古青铜器

清王朝建立后,制定了“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据记载,乾隆年间仿《宣和博古图》编纂宫廷收藏古器件为《西清古鉴》四十卷,复出《西清续鉴》二卷,后又出《宁寿鉴古》十六卷,这三部书对于推动宫廷和达官显贵的青铜器收藏起了很大的作用。

《宣和博古图》

在清代,宫廷设立内务府造办处,仿制青铜器由专人负责。由于宫廷的提倡,学术界形成了新的风气,一些富有的、担任高官的学者多方搜罗青铜器,在造型、纹饰和铭文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宋代。

清代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都截然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清代铜器主要用于生活、祭祀及各种仪式中。

清代仿古铜器的特征可概括如下:

1、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宫廷所仿多铸有本朝年款;

2、仿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外形有商周青铜器的部分特征,但往往对局部加以多方面的改造。

五、民国时期的仿古青铜器

民国时期仿古作伪之风达到高潮,古铜器名匠的作伪手法日趋精湛,仿古青铜器做得相当逼真,主要仿三代彜器,造型、纹饰仿得极其精致。

无论是铸还是錾刻的花纹、铭文,都软弱无力。锈斑松散浮薄,仅有一层,显得不自然,色调单一,不像商周青铜器上的锈坚硬。

近期热文:

河北省博物院的十大珍宝

东汉洛阳城,刘秀选择在此定都

古代文人的娱乐项目:曲水流觞(shāng)

“华夏之花”的绽放:庙底沟文化彩陶

武丁“双后”,青铜“双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