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雕题材中,鼻烟壶以方寸之地能容纳世间万物,汇集了书法、绘画、雕刻之美。小巧玲珑却又变化万千。
鼻烟壶过去是用来盛装鼻烟的容器,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人喜欢收藏鼻烟壶。关于它的收藏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价值连城,这不有人就拿着祖传的鼻烟壶来让专家给鉴定一下。
请看下面视频:
05:03
从视频中我们能够看到,专家一拿到手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玉质上乘,油润度极佳。
我们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出,这是清中期典型的白玉籽料鼻烟壶款式。
专家们给出了二十万的市场价值。但如果是新的话,那可要远不止这个价了。
01
壶中天地间,掌心中国美
鼻烟壶
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
小可手握
便于携带
小巧玲珑的内画鼻烟壶
晶莹剔透,精致无比
人物山水,惟妙惟肖
鼻烟壶虽为一手玩物
却蕴涵了精湛绝伦的东方文化
玻璃胎画珐琅芙蓉花鼻烟壶,清乾隆
02
鼻烟壶的发展史
鼻烟壶是把优质的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而成。小瓶子就是鼻烟壶,里面装的就是鼻烟。
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进献了一大堆好东西,名单列出来,如同话费清单那么长,大到自鸣钟、铁琴,小到鼻烟壶。
利玛窦
西方人向万历皇帝进贡鼻烟的时候,用大小两种四方玻璃瓶装着,瓶身外描着金花,时人称之为“大金花”和“小金花”。这造型平平无奇的玻璃瓶,也许料不到自己在多年后,会以内画鼻烟壶的惊艳容貌迎来新生──中国就是这样一片能化庸常为神奇的土地。
在这些鼻烟壶中,以“十三太保”最显眼。
所谓“十三太保”,就是十三种不同的瓶子,整齐地放在锦盒中,瓶子的式样是不同的。
十三太保
一开始,鼻烟只是在达官贵人们间流传,对于一日三餐都吃不饱的平民来说,鼻烟壶绝不可能是刚需品。
可到了后来,社会突然流传鼻烟可以用于避瘟,它才突然晋升为爆款商品,人人争相抢购。
绿松石山石花卉鼻烟壶,清
一时间,上到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
虽然鼻烟还是那堆鼻烟,但阶级社会,身份有别,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高贵的地位,就从装鼻烟的小罐子下手,所以,清朝时期才会有那么多精品鼻烟壶。
碧玺苏作雕泛舟图鼻烟壶清乾隆
03
鼻烟壶欣赏
单色鼻烟壶
图源:北京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末至民国初期内画鼻烟壶大师叶仲三作品,烟壶所绘图案用色鲜艳,人物表情自然,老人面容慈祥,童子动作调皮。
清代红玻璃菱纹鼻烟壶,通高6.5厘米,直颈,鼓腹。以暗红色玻璃为胎,呈半透明状,配粉碧玺盖。
清代金星玻璃鼻烟壶,通高10厘米,瓶形,长颈,扁腹,侧面呈棱形。通体棕色玻璃,表面光素无纹,内含繁密闪烁的金星。铜镀金子母口带合页盖,内有半圆形金星玻璃塞。
套玻璃鼻烟壶
图源:北京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代玻璃蝈蝈纹鼻烟壶,质地仿玛瑙,用酱色玻璃制成,在酱色玻璃上套绿色玻璃,通高6.8厘米。
清代套五色玻璃鹤鹿同春图鼻烟壶,通高6.1厘米。在半透明玻璃上套红、黄、蓝、绿、紫五色玻璃。壶长颈、斜肩,矮圈足,上配粉色碧玺盖。
玻璃内花鼻烟壶
图源:北京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末至民国初内画鼻烟壶大师叶仲三作品,竹林七贤图鼻烟壶。
玻璃胎珐琅彩鼻烟壶
图源:北京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代内画鼻烟壶,水晶玻璃内画有骑马外国士兵,配珊瑚塞。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一份执着。与中国的文化想象相熔铸,最终完成了鼻烟壶的艺术重生。这是美的奇迹,也是中国人的奇迹。
那么,对于文章开头的这个价值20万的鼻烟壶,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来聊聊。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