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时代,比当下更需要“读懂中国”。无论是理解现在的中国,还是未来的中国,都可以在古老中国一路走来的轨迹中得到借鉴和启示。把握历史进化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楚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把握所有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看清世界变化的规律;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关心未来的人,那你一定也是愿意重读历史的人。
不同于世界其他远古文明,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字、礼俗、思想和民族精神能始终相承而未中断?这个文明古国如此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是从何时开始、又是如何造就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延伸探索历史的时间维度,也要有观察古代社会的多重视角,更要能把握住历史变化的宏观节奏。而这些,都需要由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来实现。
研修纲要
北京大学文明探源考古研修班,立足于考古实证、历史演进、文明溯源,多角度探索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地理、哲学、宗教、艺术等,深入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背后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从历史的长镜头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何尊铭文及其中的“中国”二字
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体系化与丰富的课程内容,强大的师资配置,高质量的考古发掘现场踏查,务实真切的获得感,最权威、最适配的专家学者释读考古这部“天书”。年6月,北大考古与你一起踏上认识自我的“寻真之旅”。
项目来源
批准单位:北京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审批编号:北大培训号
招生对象
考古文博、历史文化研究者、爱好者;
文明起源考古爱好者;
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
不招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
名额限制:30人。
课程体系
第一章中国文明基因的形成与演进
?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地理背景
?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
?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古国时代”:早期中国地理文化格局
?社会权力的起源: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
?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
?三代与中国文明精神
?“夏”考古解读
?殷商王朝
?周王朝的兴起与分裂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与政治经济制度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考古
六大考古文化区系示意图
第二章文化的中国:文明基因的延续与启示
?古代玉器与权力秩序的形成
?古代陶瓷看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规律
?汉字起源到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古代青铜器与三代政治文明的形成
?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纺织业看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玉琮
陶瓮
甲骨
第三章文明现场:跟随考古队长领略文明魅力
?良渚遗址考古现场
?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
?金沙遗址考古现场
?石峁遗址考古现场
?二里头遗址考古现场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北大考古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北大考古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
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形器
第四章中外文明起源比较
?西亚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罗马文明
?古印度文明
?欧亚大陆文明起源模式比较和东西方交流
第五章文明探究与追问
?早期文明多样性如何体现?
?良渚和石峁文明体现的多样性如何理解?
?良渚和石峁文明为什么没有延续?
?“二里头”与早期区域文明的差别是什么?
?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文字、礼俗、思想和民族精神能始终相承而未中断?
?这个文明古国如此强的韧性和生命力何时开始、如何造就的?
?……
瑶山祭坛
注:以上为招生介绍,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
导师团队
授课老师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河南/浙江/四川各省考古院所等机构最权威、最适配的专家学者、考古领队联袂授课。因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罗列,更多授课老师,详情欢迎来电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