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服物佩好无疆纵观流浪中的阿富汗国家

阿富汗,这个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东有帕米尔高原、南靠南亚次大陆、西临伊朗高原、北方被中亚草原地带包围,处于欧亚大陆中特殊的心脏地带,自古即是多种文化和文明交汇的中心,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冲击,有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之称。

年3月起,一批体现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宝,继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20多家博物馆先后巡回展出后来到中国,现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器服物佩好无疆”为题展出。

本次展出的余件(套)阿富汗珍宝,均出土于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前,战争期间因藏于喀布尔中央银行大楼下的秘密金库中而得以幸存,并于年重现天日。今次来到中国,实属不易。

1、法罗尔丘地

“法罗尔”的名字来自于距离这个窖藏最近的一个村子,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的巴格兰省,其东部的巴达赫尚省就是阿富汗著名的青金石产地。

窖藏中一共发现了5件金器和12件银器。器物的残破和其发现历程不无关系。据说这批器物是年当地村民在翻土肥田的时候发现的。村民们企图平分这些器物,并在附近的集市上将其卖给金银匠换钱,于是就把它们切开,以便分配得更平均。幸而当地政府得知以后迅速将其收回,它们才得以归属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图一公牛纹碗残件

这批金银器的纹饰,可以分为几何纹、动物纹和素面三类。如公牛纹碗残件(图一),杯上的胡须公牛形象,显然来自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而公牛纹金杯隶属于中亚地区青铜时代的一个定居型文明——阿姆河文明,更多情况下被称作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共同体,区域范围以阿姆河流域为中心,包含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东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绝对年代在公元前年—前年。

图二公猪纹碗残件

公猪纹碗(图二)被追回前已被农民们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残片,此次展出的6片是尽力挽回的成果。从最大的一片来看,器口有连珠纹,器身上凿刻清晰的公猪、山丘和树木图像,或许是原先狩猎纹样的残留,这是一件较早再现自然景观的器物。

2、阿伊哈努姆

阿伊哈努姆古城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城墙约3.2公里,呈三角形,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东60米高的山顶上建有卫城,城中一条长约米的大街纵贯南北,该城“拥有希腊化城市的所有标志”,如剧场、竞技场、神殿、柱廊庭院等,出土了大量极富希腊化特征的珍贵文物。遗址内还发现的大量钱币、石器、青铜、神像和人像等,均打上了深深的希腊化的烙印。

年至年,法国驻阿富汗考古代表团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塔哈尔省的喷赤河东岸和科克恰河北岸的交汇处,发掘了阿伊哈努姆古城,但后因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而中止,发掘报告至今尚未完全出版。非常不幸的是,战争期间,这里沦落为战场,如今,地表遗存已几乎消失殆尽。

图三二神驾车图像饰板

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图三)银质镀金,出土于阿伊哈努姆神庙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世纪。上刻画古代小亚细亚弗里吉亚的母亲女神西布莉和妮可二女神乘坐狮拉战车的场景。该圆板最初被发现时是夹在双层木板中,原本可能不属于神庙。大约公元前年,塞种人在侵占阿伊哈努姆城时,将这座神庙改造成了一个储藏掠夺珍宝的空间,而这件圆板就被带到了这里。这种银鎏金的工艺,在古代巴克特里亚地区并不鲜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西汉晚期开始流行的西王母崇拜,可能就是来自西布莉女神。

图四半球形日晷

半球形日晷(图四)出土于阿伊哈努姆竞技场,年代为公元前年以前。日晷是古人用太阳投影计算时间的仪器,此件日晷上有一条有铭文的刻线表明这件适用于阿伊哈努姆所在位置。

3、蒂拉丘地

蒂拉丘地,字面意思是金色的丘地或土墩,直径约米、标高约3米,原本是一座青铜时代的拜火教神坛,后被利用为墓地,遗址位于阿富汗北部朱兹詹省的席巴尔干市。年,由前苏联和阿富汗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此地发掘了6座竖穴土坑墓(1男5女),出土了约21,件金、银、铜、象牙、宝石等各种材质制作精美的文物。这批数量惊人的宝藏,将多种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了独特的跨文化特征,是丝绸之路上迄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墓中出土的安息银币、罗马金币、希腊神灵、中国西汉铜镜与丝绸、叙利亚或埃及的玻璃器、印度象牙雕件以及草原风格黄金饰品等,也无疑证明了公元前后的阿富汗作为文明十字路口的国际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图五王冠

王冠(图五)出土于蒂拉丘地6号墓,年代为公元25年-50年。这是一件非常华丽的王冠,远远看去十分耀眼。王冠由金、仿制绿松石所制,总体由6个部件组成,即一条用以围合成王冠底沿的细长带状饰和5个片状的镂空花形树,可以拆卸,也便于安装。每个组件上面,有规律地缀满了圆形薄金片和6片叶形花饰。两侧的4片较窄,整体呈对称的宝瓶形状,尖部是心形(图六)。

图六王冠(局部)

图七心形饰

值得注意的是,蒂拉丘地的金饰上出现无数个心形纹饰(图七),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心形纹饰可能起源于一种类似大茴香的植物,而这种植物拥有神秘的超能量,常被用作希腊神灵的权杖。

图八神人驭龙吊坠

这件神人驭龙吊坠(图八),出土于蒂拉丘地2号墓,公元25年-50年,由金、绿松石、石榴石、青金石、玛瑙、珍珠制成。根据出土位置来判断,这是一对头饰,可能用于系挂在耳侧的帽沿。饰纹上对称结构,一人立于中央,头戴嵌有心形绿松石的帽子,头顶为一金圈,额头有印度式样的小圆圈,双臂张开,手中分别擒着似龙一样有翼的动物的前爪,这种手擒动物的形象在青铜时代的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共同体发现的青铜圆形印符中有大量呈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境内的北方地带也有流传。战国至汉代大量涌现过带翅膀的龙,与中亚地区的带翼龙形象十分相似,应该是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结果。

4、贝格拉姆遗址

贝格拉姆位于喀布尔市以北60公里,帕尔万省内古尔班德和潘杰希尔两条河流交汇处,靠近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的萨朗山口,乃沟通山南与山北最便捷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尤其重要,如今仍是贝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所在地,外人难以踏足。亚历山大大帝时代,这里被称为高加索的亚力山利亚,要塞中驻扎了大量的马其顿人和希腊雇佣军。传统上,这一区域叫卡比萨,年,唐僧玄奘(-)路经此地,在《大唐西域记》中称其为“迦毕试”。公元年以后,月氏人征服这里。

年和年的两次考古发掘,在两个房间中发现了约件珍贵文物,无可置疑地再次证明了阿富汗作为东西文明交汇中心的独特历史价值:希腊罗马风格的青铜铸像和石膏浮雕、印度的象牙雕件、叙利亚的玻璃、埃及的银器和石制器皿等。

图九女神雕像

三位女神雕像(图九)出土于第10墓室正中央偏北的位置,原是工字型家具的中间部分,经修复后,呈现出一些特征,如均是站在摩羯鱼上,且都丰乳肥臀、姿态优美等。区别在于,第一具雕像左臂下垂拿着一把带藤的水果,右臂弯举,上身微左倾,第二具雕像右臂虽残,却可以从左手摇摆的姿态中看到其自在行走之色,第三具雕像身体略右倾,右臂下垂,左手向肩膀弯曲,头顶一只罐子,其尺寸比另两尊要高出8-10cm。通过与印度古代艺术中的图像对比,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恒河女神像。

图十青铜砝码(女)

图十一青铜砝码(男)

贝格拉姆第10墓室出土了数件青铜砝码,均为人物铜像的形式。这两个青铜砝码一女一男(图十、图十一),均头戴头盔,身穿盔甲,内部中空,顶部有圆孔,前者的胸部还饰有美杜莎形象,被认为是罗马的智慧和战略女神密涅瓦,即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男子形象被认为是古罗马的宗教和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即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此外,哈尔波克拉特斯小铜像、墨丘利半身像、人首鸡身像、也可能是当做砝码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