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简单来说,就是绿松石表面包裹着一层浆体。那么,这层“浆”究竟从何而来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手掌的分泌物成分。
人的手掌会分泌两种关键物质:汗液和皮脂。其中,汗液在绿松石盘玩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绿松石的颜色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皮脂,这一由皮脂腺分泌的混合物,包含着多种脂类成分,如饱和与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蜡类、固醇类、角鲨烯以及液体石蜡等。当皮脂被排泄至皮肤表面时,部分会附着在毛发上,发挥润泽作用;而大部分则与汗液结合,在手掌皮肤上形成一层乳状的皮脂膜。正是这种物质,为包“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包浆与绿松石的融合演变乳状的皮脂膜,因其包含的脂类和蜡类成分,既具有“油”的滋润,又带有“蜡”的光泽。当它接触到原矿绿松石时,这些物质会逐渐深入玉石的细微孔隙之中,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持续一个月或更久。在此期间,你会观察到松石的颜色变化迅速,吸收感显著增强,同时手感变得涩涩的,这行话里被称为“咬手”。经过初始阶段的深入孔隙与吸收后,乳状皮脂膜会与松石内部填充物共同经历进一步的变化。随着混合物中水分的逐渐蒸发,乳状皮脂膜逐渐还原为皮质混合物。在此过程中,松石内部会深入吸收多种脂类物质,这些物质与内部维分子的融合,使得松石内部结构更加稳定。同时,部分蜡类混合物会逐渐析出并堆积在松石表层,经过凝固后形成一层类似结晶体的透明浆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浆”。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现在正是时候将您的珍贵松石饰品取出,开始盘玩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