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剧尘埃落定北京首演,改编自茅盾文学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由九维文化出品,曹路生编剧,胡宗琪导演,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改编自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话剧《尘埃落定》于3月2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尘埃落定》讲述了一个“傻子”生在王权之家,见证一群“聪明人”在藏族土司制度从繁荣走向消亡的爱恨情仇与生离死别。与此同时,借藏族土司制度消亡史的外壳,讲述枪炮、病毒如何侵蚀古老文明并走向衰败,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据悉,话剧《尘埃落定》将演出至3月28日。

剧照。摄影:王徐峰

话剧《尘埃落定》首先从视觉上给予人以极大的冲击力,可谓从服装上见证了土司的末世奢华。据了解,造型设计陈敏正20年前曾在电视剧版的《尘埃落定》,以及电影《西藏天空》与阿莱有过合作,面对第三次的合作,此次陈敏正不仅提取了电视剧版本的造型精髓,更注入了全新的创意元素。这一次,陈敏正与他的造型设计团队不仅精心制作了多套华服,80多条皮草和块特殊面料,很多普罗都来自印度,而且为了方便演员在舞台上自如表演,两千多块蜜蜡绿松石天珠象牙、多条仿金银质首饰及火镰腰包都又轻巧又逼真。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专门从川藏地区采买大量藏饰,经过工艺翻模处理,制作成兼具细节美感又很轻巧美观的饰品。对于这样的艺术处理陈敏正解释说,“把所有真的藏饰从拉萨买回来,经过工艺的翻模处理,既保留了细节,又运用了很轻的材质,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蜜蜡我们用了新型材料来制作,不然演员带一头蜜蜡那是太沉了,在舞台上根本没法表演。”

剧照。摄影:王徐峰

舞美设计方面,话剧《尘埃落定》的舞台通过对官寨阶梯行云流水的推拉转换从而架构出不同的戏剧空间:不论是高高在上、威严高耸的土司官寨,抑或是位于官寨底部压抑昏暗的银匠陋室,高耸的阶梯恰似等级秩序的符号,上下阶层的巨大鸿沟赫然显现。此次话剧《尘埃落定》舞美设计由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高广建担任,他希望观众可以亲临现场去感受空间和整体的呈现方式。希望营造一个西藏土司官寨的氛围,包括最开始的呈现到最后的消亡,在舞台上这种空间的变化,包括色彩。对此高广建表示,“在这部作品里,我没有特别地从地域里面找到那些特别写实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我想象的官寨,想象的藏族的色彩和空间的气质。这里有我对这部戏的理解和审美。”

剧照。摄影:王徐峰

话剧《尘埃落定》是九维文化继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与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平凡的世界》先后搬上话剧舞台之后,年再度推出的力作。谈及初衷,九维文化董事长张力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3年开始,编剧曹路生先生便将《尘埃落定》这部作品写成了剧本,一直没有机会把它搬上舞台。在历经去年的疫情之后,张力刚觉得,无论自己以及身边的每个人,其实都在面临着对人生、对生活无常的拷问,因此选择在现在将《尘埃落定》搬上舞台是个很好的时机。“我们在今年推出这部作品,不仅想要致敬如今这一伟大的时代,同时也是对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以及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一份献礼。也想通过作品表达我们无论对于人类,还是人性,在新形式不断变化下的一种思考与探讨。”

剧照。摄影:王徐峰

对于三次将极具文学性的长篇巨制改编成话剧,张力刚认为,面对改编这一类文学性极强的舞台作品。对于创作者而言,首先是攀上一座“高峰”,去反复地读懂小说和剧本。在“高峰”之上还要另起一个“高峰”,便是以戏剧的方式重新解构原著小说。张力刚坦言,从理论上讲,无论从故事,还是节奏上,戏剧作品还是需要忠实于原著,以戏剧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意境,在舞台上完整地把在小说里的故事,活生生地呈现给观众。另外,对于无论是读还是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而言,张力刚觉得,其实对看这部话剧作品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如果读过小说原著,我相信在看这部戏剧的时候,会有更多层次的体悟,与小说产生相互印证。如果没有看过小说,也不会影响作品本身在观众心目中的完美呈现。”

剧照。摄影:王徐峰

在运作完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之后,对于改编一部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时,张力刚已经摸索出一套方法,鉴于此前《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是发生在西北的故事,均由陕西人艺的演员出演,而发生在西南的故事《尘埃落定》则由四川人艺的班底出演,这顺理成章。张力刚认为,话剧《尘埃落定》讲的是川西土司制度土崩瓦解的过程,应该说非常适合四川人艺来表达,之所以在很多剧团中选择了四川人艺,正是因为他们能更加贴切地来表达土司制度与四川韵味。

新京报记者刘臻

编辑徐美琳校对刘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