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盘玩包浆之路,往往被视为一项需要耐心的漫长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玩家会尝试各种所谓的“偏方”,如泡油、用脸上的油脂摩擦等,以期加速包浆的形成。然而,这些方法真的科学有效吗?
实际上,绿松石的包浆本质在于手掌分泌的油脂通过持续的把玩,逐渐渗透到绿松石内部的微小缝隙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油脂会填满空隙,改变光线在其中的散射方式,使得绿松石的颜色显得更为深沉,同时,表面附着的油脂也使其光泽更加内敛、油润。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油都对绿松石有益。
一、泡油处理为了提升绿松石的外观吸引力,许多不良商家或新手玩家会选择对其进行泡油。这种处理方法确实能让绿松石的颜色显著加深,甚至呈现出玉化的效果。然而,这种经过泡油的绿松石,其孔隙已被油脂完全填充,导致盘玩时无法有任何效果。此外,若停止盘玩一段时间,其表面便会泛白,唯有通过持续盘玩才能恢复原色。长期来看,这种绿松石还会散发出植物油久置后的异味。
二、面部蹭油许多人误以为,由于面部和手掌都分泌油脂,因此用面部蹭油来盘玩绿松石并无大碍。然而,事实上,面部不仅分泌油脂,还伴随着众多污垢。这些污垢极易使绿松石表面变得暗淡无光。此外,与手掌相比,面部无法像手套一样包裹住绿松石,导致盘玩过程中无法做到均匀摩擦。因此,用面部蹭油来盘玩绿松石,往往容易使绿松石出现色泽不均的现象,即所谓的“盘花”。综上所述,这种方法并不推荐。在选购绿松石时,务必谨慎,以免购入经过泡油的劣质产品。若心存疑虑,可尝试将绿松石置于约三十度的温水中浸泡约十分钟。若发现水中有油分析出,则可判断该绿松石可能经过泡油处理。绿松石的魅力正是在于其盘玩过程中那不断变化的色彩,因此,我们绝不能舍本逐末,为了追求其变色效果而采取不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