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玉千年上海呗美第26期网拍古玉专场精

拍品精选

Lot

清代白玉一品清莲

长6.3cm宽4.6cm

玉饰白玉雕琢,莹润光洁,长方形片状。四边作卷式荷叶形,荷叶边缘凹凸微卷,一面浮雕荷花莲藕,一面琢刻荷叶叶梗及经脉纹理。玉饰上端钻有二孔,可系带。此器设计巧妙,琢磨圆润,生动逼真,富有文人情趣。配红木底座。

Lot

清代白玉葫芦童子

长3.5cm高3.2cm

白玉质地,温润通透。镂空雕琢,葫芦上趴伏一童子,一手持葫芦藤,背负蝙蝠。童子喜笑颜开,神情活泼,意态天真。“葫芦”谐音“福禄”。寓意福禄圆满,多子多福。

Lot

明代青白玉桃心杯

长12.9cm宽9.6cm高5.3cm

材质为青白玉,此杯桃形造型,做工精致细腻,掏膛利落干净。玉质较温润,有光泽。器身作半桃实形,周边镂雕枝梗、花卉。民间传说瑶池有蟠桃树,九千年结果实,上寿必备,以桃为杯,其意明矣。此杯器形制作精良,玉质温润,表面有较强的玻璃质感。有浓郁的明代玉器风格。

Lot

清代青白玉文殊菩萨摆件

高8.7cm

青白玉雕琢,局部镂刻,表面描金。此文殊像做工精美,纹饰华丽讲究,菩萨头戴五叶花冠,顶有高髻,大耳垂肩,面形方正,神态庄肃。双肩搭帔帛,胸前璎珞配饰华丽,下身着长裙,雍容华贵。文殊菩萨坐于狮背之上,左手扶膝,右手置于狮背。座下狮子趴伏,蹙眉突睛,张嘴望天,似乎正在聆听菩萨的教诲。整器造型生动传神,雕琢一丝不苟,极富鉴赏收藏价值。略有绺裂。

Lot

清代白玉衔莲宝鸭

长10.2cm高7.8cm

圆雕宝鸭,白玉质,玉质细腻油润。所雕宝鸭站立,尖喙长翎,圆眼凹耳,敛翅回首,嘴衔莲枝,身背处镂雕枝梗叶片,盛开花卉。羽翼雕琢精细整齐,镂刻站立双足。整器线条流畅,雕琢精湛,布局妥贴,手法写意,张驰有度,体现出盛世极高的精神内涵。

Lot

元代白玉小佛

高1.8cm宽1.7cm

白玉小佛玉质润白,包浆清透,肉髻高耸,面形饱满,双目微阖,双耳垂肩,直鼻小口,神态慈祥,柔和如入禅境。佛结跏趺坐莲台,像身比例匀称,胸膛厚实,一手于脐前结禅定印,一手垂于膝上;右肩裸露,着长袍,衣纹流畅。器型虽小,刻画却细腻生动,形神兼备,睿智安详。

Lot

清代白玉如意

长47cm宽11.4cm高6.6cm

白玉质,为整块玉琢制而成,质地细腻缜密,尺寸大,样式标准,线条流畅。如意柄成拱桥形,中部隆起较高,末端较宽平而首端较窄厚。如意首正面微微隆起,顶端浮雕展翅吉蝠,如意祥云;其下琢雕仙人贺寿图,山崖峻岭之间,虬松掩映之下,老者持仗手捧寿桃行于前,童子身负桃枝随行于后。构图疏俊,尽显一团和气,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如意柄身饰灵芝,水仙,桃枝。构成“灵芝傍水仙”这一构图,又称“倚花捧寿”,是清代宫廷器物中的常见题材。至于桃和蝠的组合,更是宫廷器物中常见的纹饰。整器打磨精致,泛玻璃光,此种打磨手法,费时费力,工本昂贵,但却是清宫重要器物的标志性磨法,见到这种磨法,就知其必是皇家造办处的力作。

Lot

清代旧玉三角勒

高6.2cm宽2.3cm

色如甘栗,宝光内蕴,盘玩老熟,包浆厚重,表面带红色沁,温润可人。勒子呈三棱柱状,中间有圆柱状孔,可供穿系,柱身不平整。整器造型简约,古意盎然。

Lot

明代白玉印章多宝串

印高1.5cm见方2.2cm

此多宝串由玛瑙饰、白玉印组成。玉印局部受沁,形若覆斗,印面琢“张夏”,造型古朴大气,颇具古拙风韵,可收藏可赏玩。

Lot

清乾隆白玉红沁和合二仙

高4.6cm宽5.8cm

白玉雕就,玉质细腻,局部红色沁斑。和合二仙,底部雕刻一大片荷叶翻卷,将和合二仙包托其中,二仙面部祥和,略带微笑,刻画传神,鬟丝纤细,褶皱流畅,衣纹自然,中部镂空;其双手持荷叶莲花,置于脑后;其一手捧藤盒,谓之和合二仙,以取和(盒)谐、和(荷)好之意。荷叶及金黄色留皮,更加深作品明丽之色彩,具有鲜明的乾隆朝玉雕风格。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为掌管和平、喜乐与婚姻美满的神仙,以唐代拾得与寒山两位名僧为原型。故和合二仙,又为主婚姻之神,即有多子多福之寓意。此拍品所用玉料质地绝佳,莹白无暇,腻如羊脂,略带皮色,天然秀美,实为不可多得之物。

Lot

明代黑白玉鹿

长5.6cm宽3.8cm厚1.3cm

黑白玉巧雕。琢卧鹿回首抵背,阴线刻画眼,鼻,唇。鹿角耸立,四足蜷于身下,拱背,尾短翘,上饰短阴线。背部有钻孔可系挂。鹿谐音“禄”寓意祥和福禄。整体形体饱满,边缘润滑。

Lot

创汇碧玉香炉

耳距15.2cm通高14.9cm连座高19cm

香炉取碧玉为材,温润莹泽,炉由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子母相扣。腹部圆硕,两侧对称安龙首衔环耳,下承三兽蹄足。盖面高凸,镂雕盘龙钮,盖身浮雕兽面纹为饰,盖侧镂刻三如意活环饰。全器尺寸较大,精工细作,置于文房案头,可为陈设佳器。配雕花红木座。

Lot

清代青白玉兽钮印

印高2.9cm印面长2.1cm宽1.3cm

青白玉质地,玉质温润,细腻,有光泽。长方形印体,印纽为一只瑞兽,其身躯肌肉厚实,矫健有力,身下镂空;底有印文,琢刻“翟徵”,无界格,起落笔光滑圆润,整体布局均匀而舒适。

Lot

明代白玉双鹿带板

长7.7cm宽5.6cm厚0.6cm

呈扁长方形,窄边框,其上镂雕野鹿两只,嬉戏于草木之中,茂密树林之下;雀鸟栖息于枝间,造型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此拍品白玉质,玉质润泽古朴,做工精巧,为收藏之选。

Lot

清代白玉童子

长4.4cm高2.5cm

白玉质温润剔透,色若新荔。圆雕童子,局部镂空。面庞圆满,发抓双髻,眉开眼笑;俯卧状,双腿蜷曲,一手擒小兽,一手持如意。整器刀法洗练,取义率真,且打磨细腻,浑圆无棱角。

Lot

清代旧玉琮形勒

高2.9cm见方1cm

旧玉质,细腻润泽,表面呈鸡骨白色。造型呈方柱体,类琮型,两端有射,内圆外方。中间圆孔对穿,中部一条横槽将勒分成上下两节,纹饰相同,别无繁饰;上部饰两道凸横档,横档上用极细密的阴刻线勾勒出两段丝束纹,每一面正中有贯穿上下的凹槽。器身小巧,雕琢精美。方勒多应用于佩系,造型与琮相似,更显珍贵。

Lot

清代白玉寿星

通高8.5cm

寿星坐像白玉立体圆雕而成,玉质细腻,略闪青。寿星高额光头,弯眉长耳,蒜头鼻,长髯,面容慈祥。身着长袍,束腰带。右手捧须,左手扶膝。器物形体端庄生动,雕饰琢刻精细到位,包浆浑厚,是一件清代人物玉雕代表作品。

Lot

清代白玉琴炉

连座高4.5cm炉高2.5cm腹径4.9cm耳距5cm

白玉琴炉,小巧精致,玉质细润。玉炉平口束颈,作双桥耳外撇,圆鼓腹,底作三乳足,内堂干净,包浆润,实是文房佳品。君子如玉,玉以为炉,心因而净,香因心而生,温润含蓄的白玉,充满美感的造型,婉转有致的线条,在这件小小的玉炉上得到完美的统一。配红木底座。

Lot

清代白玉穿云龙纹勒

高5.2cm宽3.7cm

白玉质,致密莹泽,局部红褐色沁,灿如黄粟,艳如朝阳。勒子琢刻双龙,穿梭云间,虬躯矫健,颈后鬃毛飘逸,充满力量,龙尾散开似花,富丽而精致。龙姿威风凛然,周身如意祥云迤逦,大有气夺千里之势。整体纹饰雕刻精美,造形别致,实为不可多得之物。

Lot

清代碧玉臂搁

长17.4cm宽6.6cm厚1cm

明清时期,文房用品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臂搁即为文人案头必备之物,一般以玉、檀木、竹子为材料制成。此臂搁,碧玉雕琢,工艺精细,玉质温润细腻。搁面满刻穿云双龙图,纹饰琢制精细,眉目髭发历历在目。身体部分则在线面结合的云雾中时隐时现,乘如意云气,瞰九州,画面威武祥和,观之如视仙境。整器纹饰构图疏密得当,雕琢精细,实为文房佳品。

Lot

明代旧玉通孔兽

长6.1cm高2.9cm

良玉为材,立体圆雕。大小适中,入手盈握。瑞兽为蹲伏状,四肢蜷于身下,前爪相交,中有钻孔,长尾贴于臀背处。玉兽双耳紧贴,额部高突,高鼻浓眉,大眼直视前方。神情闲适,形象威武,背身中部有通孔。品相佳美,包浆温润古雅。

Lot

清代白玉海螺烟壶

通高6.7cm

白玉制成,玉质洁白细腻,色泽温润。外形雕琢海螺形,雕刻精湛。鼻烟壶是清代王公贵族,富家子弟使用把玩之物,小手可卧,便于携带。

Lot

清代白玉三连环项饰

长约40cm(15颗绿松石)

此件项饰为玉三连环,两连环玉绿松石串联而成,玉质温润细腻,色泽均匀,形制规整。

Lot

明代白玉鱼

长11.7cm宽2.8cm厚0.5cm

玉料呈乳白色,器呈长条拱形片状。用阴钱勾勒出除头部轮廓,口微张,圆目,吻部穿孔。身体两侧细阴线雕琢出刃状和尖齿状鱼鳍,鱼身上阴栈刻出两排鱼鳞纹,尾部雕琢羽纹,未端分叉。整体造型简练古朴,且器型相对偏大,适合收藏。

Lot

明代旧玉标本

长18.5cm宽7cm厚0.9cm

玉石制作原胚,青玉质,玉质细腻通透。表面琢刻纹饰,一面琢龙纹,一面琢玉璜纹饰,皆未能成器。此器不光是玉石本身价值巨大,还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对古时玉器制作有很大的佐证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