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系列长城内外皆故乡上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正北方,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内,不仅有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也有山脉、湖泊、盆地和沙漠戈壁。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族群的经济生活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狩猎的混合经济。距今年左右,受干冷气候影响,草原地区逐渐形成“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秦汉一统中原,北方匈奴崛起,长达数百年的汉匈战争,不仅加速了中国境内的民族融合,也掀起了席卷欧亚的民族大迁徙的序幕。此后,鲜卑自大兴安岭南下,建立了北魏王朝。唐宋时期,突厥、回鹘、契丹先后控制蒙古地区。13世纪,地跨欧亚的蒙古铁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蒙古等草原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北方各民族的不断兴替中,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碰撞交流、走向融合,在中华文明中书写了生机勃勃又多姿绚烂的篇章。

长城

长城

长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建筑奇迹,横亘在中国北方。所谓“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起西辽河流域,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到达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其中部南临农耕发达的黄河流域,北倚牧场广袤的欧亚草原,中中原腹地与欧亚草原之间的过渡带,也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碰撞与相互交流的主要区域。

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

一般来讲长城以北宜牧,长城以南适农。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不仅是自然与生态环境使然。也是不同族群与文化在此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夏商时期开始农耕与畜牧业区域的变化,使长城地带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凸显出来。

铜镞夏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箭镞多为三棱形,箭铤长短不一。弓箭的发明与狩猎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给史前人类的狩猎经济带来新的生机。

蛇纹鬲夏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蛇纹鬲是朱开沟文化时期独具特征的陶器之一,形体较小,便于携带,主要用于烹制食物,因在器物的颈部,裆部及袋足部位装饰有近似蛇状的细泥条附加堆纹,故称“蛇纹鬲”。蛇纹鬲是伴随着朱开沟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向干冷发展,社会经济由典型的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的转变而应运而生的,是长城地带最具特色的一种器类。

单把鬲(左)夏商陶盉(右)夏商

单把鬲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圆唇略外翻,直领,胖袋足,足根较细长。口部至袋足间有一扁平拱形器把。领部和足根素面磨光,袋足饰规整的方格纹。生活用具。

陶盉为,陶盉是鄂尔多斯地区自永兴店文化以来,居民大量使用的一种器皿。朱开沟文化时期达到极盛。这种器物设三个乳状袋足和管状流,以及外部的烟熏痕,说明是盛液体的器皿。

青铜直内戈(右上)商代早期青铜直内戈(左下)商代

右上青铜直内戈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左下为河南安阳市殷墟5号墓出土。两种直内戈大体相似,具有中原地区商前期铜戈的特征。

朱开沟文化的时代上限相当于距今年的原始社会晚期,下限相当于距今年的商代前期。随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变化,朱开沟文化也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向早期青铜时代的畜牧业经济的转变。

铃首青铜剑(左)商代管銎斧(右上)西周三角纹斧(右下)西周

铃首青铜剑剑格宽厚,剑脊隆起。柄部稍弯曲,柄首铸成铃形,内置弹丸,摇之声响。此种短剑在山西和陕西黄河两岸,河北北部多有出土。

管銎斧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斧身一端有刃,銎呈管状,橫装柄,管銎上部一般附有柱状或扁平长方形突饰物。

三角纹斧器身中空,长方形銎,弧状刃。弓箭,毡帐,马具等,是北方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些都离不开青铜斧,铜凿等工具。

蛇首青铜匕春秋

龙首青铜匕商代

羊首青铜匕商代

龙首,蛇首,羊首或鹿首匕形器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器型。由于其刃部不锋利,有的还很钝笨,显然不适合日常生活中的切割,穿刺。这类器物应该是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类似匙,叉类功用的器物。

马首青铜削刀春秋

大甸子遗址

大甸子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敖汉旗,是中国北方地区早期青铜时代文化的遗址和墓地,年代为距今~年。

彩绘陶鬲夏商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这些陶器是为死者专门制作的。大甸子墓地埋有墓近千座,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别,反映出当时居民已有贫富与等级的差异。

彩绘陶罐夏商

以内蒙古东部地区老哈河及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到早商阶段。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陶纹饰与中原青铜器纹饰密切相关,印证了二者间的交流。以赤峰市宁城县的小黑石沟墓葬和南山根遗址为代表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则表现出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时代风貌。考古发现还表明,这一时期的青铜文化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呈现出北方与中原,北方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特色。

高柄青铜豆春秋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墓葬出土,具有典型中原风格,证明当时与中原诸国往来频繁。

龙耳重环铜匜春秋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盥洗器,常与盘配合使用,流下附一小环钮,尾端附一汲水状夔龙形环耳,弧腹圜底,下有三个扁兽足。口缘处饰一周重环纹,腹周身饰瓦楞纹。器形构思巧妙,富有动感,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中原式青铜器的精品。

兽纹青铜雕饰战国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整体呈八字形,顶端饰两只兽,立耳,目视前方,躯体瘦长形,尾部低垂。下端为两只镂空铃铛。

小黑石沟遗址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村。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遗址。在遗址中发现,房屋、墓葬、灰坑,以及金器、青铜器、石器、陶器、骨角器、蚌器等文物。其中,青铜器的价值最高。出土文物包括贵族使用的礼器、车马具、武器、工具装饰品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北方长城地带草原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

人面纹青铜牌饰战国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人面牌饰呈上宽下窄形,正面为浮雕,略鼓,窄眼、阔鼻、嘴部微张。眼睛和嘴部镂空,两侧为方形实耳,背面上部有桥形纽。

虎纹青铜牌饰战国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平面略呈方形,上下为对称的伫立虎纹,虎身装饰圆圈纹,牌饰中部有镂空、背面有一方纽。

空首铜斧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整体呈梯形,斧身两侧弧形渐宽,呈扇形,平弧刃。方銎下有两道凸弦纹,銎下斧身上饰复线三角纹。

长柄青铜勺战国

勺体敛口,深弧腹,柄部扁长。在夏家店上层文化中较常见,是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具。

“许季姜”青铜簋西周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侈口方唇,兽首双耳附象鼻形珥,方座下有缺口,通体饰直纹。器底铭文3行16字。“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许为国名,姜为姓。许国,春秋二十国之一,基本活动区域在许州即今许昌境内。该器反映了东胡民族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

磨光红陶壶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盛储器,高直领,鼓腹,小台底。素面,夹砂磨光。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的陶器大都是夹砂制陶,制地疏松,制作亦显粗糙,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发达的青铜器形成鲜明对比。

红陶鬲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炊器,夹砂红陶,矮直领,鼓腹,下承三袋状足。夏家店上层文化陶器一般为鼎、鬲、豆、罐、盆、钵等,质地疏松,陶色不匀,与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区别明显。

乌首盖陶豆战国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直口,圆弧腹,竹节状豆柄,喇叭形豆座豆盖柄部平圜状,上面附有三鸟兽状纽。

带鞘青铜短剑春秋

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南山根出土,曲刃剑,中脊起棱,在刺杀时可以起到放血槽的作用。剑鞘中空,正面为勾连雷纹,反面镂5个三角形孔,并有钮,便于佩戴。

金饰兽首青铜刀战国

小黑石沟墓葬出土,此刀柄连接一形全饰,全饰系透雕两只对兽,顶端有一孔,以黄金纹为装饰,可见此之珍贵。

双耳青铜鼎春秋

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南山根出土,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铜器特别发达,内涵复杂且种类繁多,表现了多元的文化结构。此鼎具有典型中原风格,正明与中原诸侯往来频繁。

游牧渐强

长城地带真正的游牧文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凉城毛庆沟文化和鄂尔多斯地区的桃红巴拉文化,都显现出了程度不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端倪。目前发现的以动物和动物搏噬纹为装饰题材的各类青铜文物,彰显出青铜时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地域特征。

羊形青铜扣饰战国

羊身卷曲,头顶部和尾部分别连接钩体两端。羊是北方民族主要经济来源,北方草原民族对它非常喜欢和依赖,其形象于各类武器、工具、装饰品、车马具和容器上均有所体现。

羊、马、鹿等动物形象常常出现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日常使用器具,不仅作为装饰物而存在,更可体现其民族认知和理解,反映当时的政治、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可能与图腾动物崇拜、萨满教文化等有关系。

鸟形青铜带扣战国

带扣是腰带的钩挂,束系构件。是早期北方民族特有的一种束带用具,与中原农耕民族习惯使用的带钩截然不同。

玛瑙串饰春秋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毛庆沟墓地出土。装饰品。毛庆沟墓地中无论男女均使用玛瑙、绿松石、水晶作为装饰品。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水晶玛瑙器大量出现,在以韩、赵、魏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秦、楚、燕、中山为代表的周边辐射地区和以吴、越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出土。

铜带饰战国

两端为圆泡,中段为“之字纹”作为腰带装饰而出现。“之字纹”带饰出现于东周中期早段,陪葬时放置于墓主人腰胯部位,并多发现于女性墓葬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