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一丝不苟地绘制漆画。
□文/摄本报记者李淅
螺钿、蛋壳、金银粉、绿松石、青金石、珍珠玛瑙,流光溢彩的画材;中国红、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绚丽斑斓的颜色;镶嵌、打捻、上漆、打磨、掐丝,古老繁复的工艺……经过多天的匠心绘制,黑龙江省非遗金漆镶嵌工艺传承人夏立军、白艳萍终于满意地完成了他们为献礼党的二十大而创作的漆画《国漆颂党恩》。10月15日,记者赶到夏立军、白艳萍位于哈尔滨博物馆金漆艺术馆的工作室一睹为快。精致大气、富丽堂皇、庄重深邃——这幅长厘米、高厘米的漆画长卷,十分令人震撼。
“漆画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说它古老,是因为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料,大漆在我国的使用已有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因为漆画相对国画、油画而言,独立成画种不过几十年左右。”夏立军、白艳萍首先向记者“科普”了一下知识:“大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汁液。天然大漆的价格高于化学漆近百倍,漆画的制作成本较高;‘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说的是大漆具有耐腐、耐磨、耐热、隔水、绝缘性好,具有千年不褪色的特性。”
据介绍,漆画创作经常会镶嵌蛋壳、松石、玛瑙等材料,被称之为“百宝嵌”,对技艺要求较高。而创作漆画要近百道工序,十分繁琐艰苦,一幅漆画创作周期往往要数月。
那么这幅历时十个月余创作的漆画《国漆颂党恩》,是什么样子呢?站在画作之前,夏立军、白艳萍娓娓道来。
作为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立军于去年12月份就开始筹划创作,经过反复调研、构思,他们精心绘制出了草图。创作得到了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专门组织专家为夏立军的创意设计进行了完善和升华。
夏立军告诉记者,《国漆颂党恩》的创作紧紧围绕新时代主题,以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主旨,运用了传统漆画技法,结合现代新材料而创作。传统大漆与当代艺术观念碰撞、融合,使古老的漆艺被赋予了新生。
《国漆颂党恩》的画面构思可谓独具匠心。整幅作品以传统大漆中国红为背景主色,以天安门为画面中心。近处的绿水青山代表祖国的俊美的大好河山。画卷上两条绵延灵动的龙状祥云,既代表了长江、黄河是华夏文明绵延不断的根,又表现了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这一永恒主题。而整个画面里共有56只丹顶鹤,代表着全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
由于这幅漆画长卷的构图元素丰富,绘制过程比预想的还要繁琐。光是画材就多达几十种,除了主要材料天然大漆之外,还不乏金银粉、玉石玛瑙等等“真金白银”。绘制这幅漆画仅绘画材料就投入了几十万元,都是夏立军、白艳萍自己出资购买的。
由于漆画的画板需要自己手工特制,制作这幅厘米、高厘米漆画长卷的画板就花费了1个半月时间;56只栩栩如生、振翅飞向天安门的丹顶鹤,是用洁白、细碎、不规则的蛋壳一点一滴镶嵌而成。这道工序,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夏立军、白艳萍这两位技艺娴熟的“高手”联手镶嵌,也花费了2个多月时间;画卷中的山脉、长江、黄河、长城,采用景泰蓝掐丝工艺绘制;丹顶鹤的嘴用螺钿精细镶嵌;丹顶鹤的眼睛,精挑细选了特殊黑色材料镶嵌,令观者在从哪个角度欣赏,它都炯炯有神;金碧辉煌的天安门,用金线镶嵌……“一麻五灰十八遍”!十个月没有休息日,加班加点的绘制!《国漆颂党恩》这幅漆画长卷凝聚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