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白色莲纹碗、豆青釉葫芦瓶、芙蓉石盖炉……今天上午,博物馆摄影师“动脉影”在微博日常更新了一组文物照片:“这也是乾隆审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截至18时,这一组照片的微博被转发了次,收到次点赞。
“动脉影”今天照例发布了九宫格的文物摄影图片,来自他曾走访的多个博物馆和特别展览。这些文物以纯色为主:一尊松石绿釉出戟尊,属布达拉宫收藏,两头扩、中间凸的器型并不复杂,绿中带蓝的色调很像绿松石;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祭红釉高足盘,深红色,器型至今仍有不少人在使用。即使这组文物中还有少量饰有花纹的,也全都疏密错落。来自“香江雅集——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展”的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虽画有红色和黄色花朵及绿叶、山石,但花朵疏朗色泽清浅。
一说起“乾隆审美”,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被称为“瓷母”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这一86.4厘米高的大瓶,颈部饰有雕刻的夔龙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因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反映清乾隆时期瓷器制作技术水平。
尽管工艺水平很高,但这尊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的“瓷母”,却被不少网友吐槽“眼花缭乱”“色彩过于丰富”“眼睛不知道往哪儿放”。就连马未都在评价这一文物时也曾用“矫情”一词:“将各色釉、各类彩集于一身,为乾隆朝独创。做出这么‘矫情’的事情,一定是丰衣足食之后。官窑瓷器烧造,在清康熙朝恢复,雍正朝发扬光大,至乾隆朝达到顶峰。顶峰一定要有旗帜飘扬,‘瓷母’就是这面飘扬的旗帜。”
工艺繁复、花纹缤纷的瓷器被认为是“乾隆审美”的标志,“瓷母”是登峰造极之作
“乾隆审美”的另一大标志,则是他喜欢在各种文物上题诗留名,盖上自己的印章。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不仅被他四处盖印,还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神”字以表达自己的喜爱。而《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上,画卷留白处被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这也让乾隆成了网友口中的“文物破坏者”。
被乾隆误以为是真迹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上,空白处被他题满了字
很多人印象中喧闹的“乾隆审美”,为何在“动脉影”的镜头下变好了?
在不少网友看来,“动脉影”的文物摄影能力功不可没。如南京博物院所藏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动脉影”的镜头尽量正面平视,将盖炉上的蟠螭装饰清晰地拍出。网上不少人晒出自己拍摄的同款文物照片,却因大多采用俯瞰镜头而变成模糊的粉色,难以看清细节。
“他的摄影角度特别好,能看清很多细节。”市民卢先生是“动脉影”的粉丝,经常看他分享文物照片。这一组引起热议的照片和他过去的照片一样,例如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豆青釉葫芦瓶,照片上甚至没有拍出瓶子的全貌,却通过特写将关键的釉色和葫芦转角线条拍得格外清楚。
很多人以为“动脉影”享有博物馆的优待,可以近距离无遮拦地拍摄文物。但此前“动脉影”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时曾表示,绝大多数文物,他和游客一样是隔着玻璃罩拍摄的。卢先生说:“我跟他看到的是同一个文物,只是差了一双观察的眼睛。”
乾隆时期文物不乏清新之作
还有一些网友则表示,“乾隆审美”不能成为乾隆时期中国审美的代表。“乾隆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六十年里多少能工巧匠制造出了精美的文物,又岂是一句‘乾隆审美’可以全部涵盖的?”在一些网友看来,“乾隆审美”是一种偏见:“有机会应该多实地去博物馆走走看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究竟有多美。等眼界打开了,就不会认为‘乾隆审美’能代表那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了。”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