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何以中国?
历史在文物上凝聚具象
解答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奥秘
玉龙红山文化距今已有年的历史,红山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已经创造出名种形状奇特雕工精美的玉器,在已经发掘的红山文化的墓葬中,除玉器之外,没有或者少有陶器。这些玉器从其出土的位置判断,它们已经具备宗教祭祀和象征主人权利的作用。玉龙,就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玉雕作品。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古代蜀人的崇尚观念、族属意识、社会习俗和审美情趣。本文根据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对这件金箔饰作了探讨,认为它是古代蜀人崇日观念的产物,堪称太阳神鸟的绝唱。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于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它是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
素纱禅衣衣长厘米,通袖长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年作为中国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唐三彩陶叠置伎俑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40.8cm,现藏于西安博物院,国家一级文物。该文物生动形象,是目前仅见的此类题材唐三彩作品,反映了中国一千多年前的杂技艺术。
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一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该绿松石龙形器放置于墓主人的右臂之上,呈拥揽状。龙头隆起于托座上,呈浅浮雕状,额面由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中脊和鼻梁,梭形眼,以顶面弧凸的圆饼白玉为睛。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出土物最多的一处汉魏驿置机构。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两汉简牍,是继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两批居延汉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悬泉置是汉代长安至边塞,目前唯一可考的驿站,这里出土2万余枚“悬泉汉简”,是研究丝绸之路迎来送往,中外交流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文物凝聚着历史
承载着沉甸甸的文明
何以华夏?何以中国?
它是悠远的历史
更是蓬勃的现在
赓续前行,继往开来
中华文明走过漫漫长路
也将谱写新的锦绣华章
文章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