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跨越浩瀚大海
将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
宫溟飞摄
南京至今保存着大量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以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
洪保墓4处史迹最为典型
并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
这么多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城市
南京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其间
令人不解的是
南京不靠海
为何有这么多“海丝遗产”?
借用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中国,南京与海洋的关系、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南京虽然不临海,但拥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古代各类海船均可驶入;同时,南京也是中国“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中唯一位于南方的港口城市。六朝和明初,中国历史上两个海上交流频繁的时期,均建都于南京,奠定了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今天,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南京举行,将一直持续到16日,以促进各海丝申遗联盟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海丝联合申遗办(广州)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文化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承办。
年4月,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成立于广州,联盟包括广州、南京、宁波、北海、苏州、福州、丽水、漳州、扬州、连云港等24个城市,此次会议通过澳门、长沙也加入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中来,意味着联盟城市上升到26个。
会上,南京、宁波、北海、广州四个城市就海丝史迹保护情况做了交流,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会代表介绍了海丝史迹点有关情况。还通过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年)》,将完善海丝遗产保护展示,规范海丝遗产价值研究,拓展海丝文化交流合作。之后,还将开展为期三天的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
小贴士:文化线路遗产代表什么?
文化线路遗产,作为一种新的大型遗产类型被正式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范畴。文化线路遗产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比如美洲现存最复杂、最广阔的夸帕克南安第斯道路系统,京杭大运河、香料之路、乳香之路,丝绸之路……无论相交多远,人类从未停止探索、通联的脚步。
李丹摄丝绸、瓷器类物资与香料、白银相比也有很大不同,前者是人为的文化创造,后者则是自然资源。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而言,承载了更多的政治、文化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往来的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
孙权: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南京有史记载最早的初具规模的航海活动发生在三国时代的东吴时期,船队多是有组织的使船和兵舰,这一时期也是南京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初创期。当时,孙权雄踞江东,以古之大禹为榜样,竭力发展经济,以水师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石头城临江一面有重要的水上码头“石头津”,是当时长江沿岸最热闹的码头之一,江边停泊的中外船只数以千计。作为通江达海的水上交通要地,可以说石头津是南京地区远洋航行的起点。
六朝到明代,南京城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两次高峰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六朝。六朝时期,是南京海丝的第一个高潮,第一次真正把航海活动从民间的经济文化活动上升为国家行为,航海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25:19△六朝探海
南京出土的东晋墓葬中常见有胡人形象,说明当时有外国人居住在建康城内。南京象山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嵌金刚石的金指环,推测为当时南亚地区的舶来品;南京象山1号墓中出土的一件鹦鹉螺杯,当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珍贵酒器。
此外,南京地区大型墓葬中还经常发现一些珊瑚、琥珀、绿松石等装饰品,以及各种来自罗马、波斯的玻璃器,来自波斯的萨珊银币等,反映了当时南京与各国交流往来的频繁。
嵌金刚石金指环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朝是南京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统一政权的都城。明朝初年实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朝贡贸易”,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高峰。
据研究统计,明洪武年间,定都南京的明王朝外派使臣达57人次,各国来南京的使臣达人次;永乐年间,出使61人次,各国来使人次,许多国家与当时南京的往来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
正因为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特殊的地位,年南京被列入中国海丝遗产申遗城市。
郑和七下西洋,拉开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在南京静海寺纪念馆的郑和纪念堂中,一幅幅描绘郑和出海的版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郑和船队京师起航、天妃护佑、上货出海、睦邻友好、暹罗礼遇、传播文明、水上贸易、建寺立功等故事。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局部
公元15世纪初,明王朝组织的郑和七下西洋航海壮举,使南京再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始发港,同时西端港口拓展到了非洲东岸,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由单向到多向,由线状到网状的膻变过程,是海上丝路南海航线拓展的顶峰,也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
郑和每次航行的线路基本一致,船队由南京龙江关出发,先到太仓刘家港,出长江口入海,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这一壮举见证了中国领先世界水平的航海设施和技术,增进了中国人的海洋知识和对海外各国的了解。
从航海技术上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航海时对季风洋流的利用,已经达到精湛的程度,不仅保证了航海安全,还大大提高了船速,缩短了航程。
郑和远洋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郑和航海图》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一幅真正的航海图”。
南京拥有多处“海丝遗产”
年,国家文物局明确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洪保墓、郑和墓4处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为首批申遗点。
龙江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出土舌形刀一组、木柄铁刀、铁钻
龙江船厂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代打造航海船只的船厂遗址,最有价值的是当年遗留下的三条“作塘”,即造船船坞。年,南京市博物馆对其中第六作塘进行了考古挖掘,清理出各类造船基础设施34个,出土了舵杆、船板、造船工具、生活用具等各类文物余件。
郑和墓
郑和墓在江宁谷里牛首山南麓,墓圹为长方形。墓前台阶有4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浡泥国王墓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吸引了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国王、使臣、商人纷纷前来修好或通商。其中浡泥国王和苏禄国王率王后等先后来朝,辞世后被明代朝廷礼葬于江苏南京、山东德州两地。浡泥国王墓是南京现存唯一的外国国王墓,见证了15世纪初中国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所开展的官方交流活动。
洪保墓
洪保墓原安装在前室木门上的铁铺首、出土的玉环和锡制明器
作为郑和下西洋使团的主要领导成员,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直接记录了墓主人洪保参加的下西洋航海活动及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印证了相关的历史文献记录。
除此之外,南京还有明故宫、大报恩寺、静海寺、天妃宫等历史遗存,它们见证了海丝从汉代的南海一带向东海乃至黄海一线的延伸,并拓展和丰富了海丝遗产的内涵。
“南京方案”冲刺“海丝”申遗
一座明城墙,镌刻了古都沧桑
一座紫金山,展现了绿城秀美
一条秦淮河,见证了文枢繁华
一位航海家,引领了开放通衢
陈烨摄
如何在“一带一路”大趋势中
保护传承其文化遗产
挖掘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及文旅开发价值?
南京其实做了不少事——
出台《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保护和申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相关各区设立申遗点保护管理机构
按照《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办法》推动史迹依法保护和管理;
开展系统整治,全面提升遗产保护和展示水平……
此次会议,联盟城市携手共推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有益建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挖掘其更深厚的内涵,南京将任重道远!
部分资料来源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共同编著的《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
部分图片来源
《古都海韵》画册
重点阅读推荐
南京“不知道”?鼓楼区公布今年学区划分,全市的情况......40万+!这条南京宣传片刷爆朋友圈,你还没看过?南京民办小学今年首次摇号!要注意……你没见过的“迷你”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