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青青图
来自受访者96编辑器那一双手,灵巧有力。几根手指头灵活变幻,雕刻刀就能在银上生花。由于常年拿捏各类錾刻刀具,食指拇指间摩擦生出了厚茧。通常情况下,松香做底打造银饰,那双手几乎就被黑色松香末沾染了个遍。无可避免,因为那是银匠人的双手。手制银饰多年,王波显然已经“视银若无物”。他并不觉得在人声嘈杂的咖啡馆随意倒出一堆银饰,有何不妥之处。只是拿起一件长命锁,向[蓉漂]展示锁身上以书法刻出的福寿安康四字。锁身荷叶纹路精致细腻,每一处叶脉弧度圆润的分寸恰到好处,正泛着银光。银饰錾刻技艺追溯起来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玉石器、骨角器的技术加工演化而来。曾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与金银器上已有錾刻与镶嵌技艺,手艺人按照设计图稿样式,通过一定工序,便可将图案绘刻于金属之上。作为一名银匠人,錾刻技艺自然是看家本领。刀具雕刻的力度,花纹的细节,一小块银料之上变化出的花式都极为考究。图纸上的花样落于银饰之上,需要考量手工实操的难度。同时,配饰身上也需要融合设计感,而《龙猫》就是这样的作品。顶级绿松石温润圆滑,表面光泽感十足。王波为这块拇指一样大小的绿松石画过不少设计稿,但也一直不满意。一次偶然望石发呆时,龙猫的两只耳朵便出现在了脑海里。灵感来源于一刹那间,他顺势就把草图给画了出来。以金做双耳,绿松石就是龙猫圆滚滚的身体,成品看来自然憨态可爱。所有见过的风景,经历过的故事都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只是真的要调动出一瞬间的感动点,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思索。在手艺人这里,时间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白天黑夜仿佛没了界限。但那也是据心情而定的状态,“开心就会忘记时间,不开心就倒头睡觉”。王波以极其自在的方式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最佳的状态留在创作上。接触银饰是多年前的事情,久到连王波自己也无法清晰说出一个时间节点。他转动手上的银戒指,像是想要把过往的镜头拉近些,然后声音缓缓响起,讲起曾经寻找银饰的故事。他去过很多地方,像是唐僧一般寻找各地的“经书”。明代翟九思曾在《万历武功录》中提到:“苗女喜戴银圈。”他则跑去民族配饰特色明显的贵州,开始了自己的寻银之旅。山里树木成林,有脱离城市的一份悠然自得。这里有长久以来传承的习俗——为出嫁的女儿打造一身银饰嫁妆。传说居住在深山的姑娘出嫁时,常会遇到野兽袭击,父母为新娘准备银料打造出银光闪闪的服装,称作“雄衣”。头饰做成宽大的银角,身上串联银片,姑娘们一步一声响,野兽则会吓得望风而逃。历史上的一点点演变,所耗费的时间可能长达百年之久。“如果你知道这里面的演变有多艰难,你一定会疯狂迷恋上它。”对于贵州的民族服饰,王波有这样的痴迷。乡民们自己打造的银器,带着传承至今的技艺与图案。他背个包在山林间挨家挨户探访村民,遇上合适的银饰则掏钱买下,用以研究民族特色器物的花纹与做工。那段时间王波走南闯北收购了不少银器,但这个初出茅庐研究银饰的小伙一路也遇到了不少招摇撞骗者。后来慢慢熟悉银器,设计绘画的功底愈显重要时,他还成了一名珠宝设计师。从设计角度出发,他更懂得如何做出一款适合于不同个体的饰品。以前有客人想设计耳环,他则带着客人游玩太古里。后来他就以客人的游玩经历为题材,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耳环。手上的咖啡杯缩小就可以成耳饰,太古里的景点也可以是摇晃的耳坠。银器表面镀金,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层的白银渐渐显露,还能打磨出金中透银的层次感。每个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段只属于自己的回忆,将经历固化成一只耳环,这就是只属于一人的独家记忆。在王波看来,所有的银饰都只表达一个主题——祝福。无论镶刻的技艺多么高超,纹路多么精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对一个人最真挚的情感。他极其懂得将所见所闻转化成一件作品。天上飘过的一片云,它云卷云舒的姿态;博物馆的石柱子,它柱身古老的纹路,每一次经历见闻,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品。王波喜欢成都的悠闲安逸,也渴望着乡野山居的自在。搭一间茅草屋,开辟一块菜园子,每日见云海翻涌,听山林声响,过着肆意妄为随性而安的日子,大概是像他这样久居都市的人最热切的向往。但他心心念念的隐居计划却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原因无二,没钱隐居。但他把好好过日子的理念贯彻到了每一天的生活,书法、剑道、绘画,甚至是中午的一碗豌豆尖面条,只要他喜欢,他就愿意付出时间去尝试。“生活就是这样啊!能泡上一杯茶,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若遇见高山,心里喜欢,难道也要将高山搬走吗?道理一样,对王波来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银饰錾刻,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今日一件温酒壶,明日一件焚香炉,日子就在錾刻银器中慢慢流逝,但也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他也热衷于复原各种刀具,在一遍遍尝试中探索出新的门路。他甚至思忖着存一笔钱,准备购买一套更高级的设备用以錾刻银器。但自学錾刻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会计转行从事银饰设计,王波的跨度实在太大。曾有算命先生为他卜了一卦,说他选择银饰正是走对了道路。巧合的是,他自接触银饰开始,便愈发喜欢这门手艺,也慢慢开始悟出了门道,仿佛也印证了算命先生的预言。和所有人一样,王波也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这些年他远行的脚步依旧未停歇,走过南方边陲小镇,听几句当地定情的歌谣;去北方看看漫天飞雪,体验北国的彻骨之寒,学习各个地方的特色民族文化。他想要去过更多的地方,见识过更多样的文化,创作出更具特色的作品。“人生大好风景都在路上,不着急,慢慢来。”他拧开随身携带的保温杯,茶叶在水里浮浮沉沉,好似又是一种可以用于银饰之上的灵动图案。96编辑器—END—蓉漂人物问卷王波创立品牌——星宫成立时间——年主营方向——錾刻银饰,珠宝设计等Q:你来成都几年了?A:老家绵阳,来成都很久了。Q:你最喜欢去成都的哪个地方?A:艺术气息的地方,博物馆之类Q:你最钦佩的人是谁?A:师傅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A:有些焦虑但是也很放得开Q: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是什么?A:佛经、银饰錾刻书记、历史等Q: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A:剑道、书法、绘画,真的很多Q:如果重选一次,你会选择做什么?A:会更早一点做这个Q:如何用一句话形容自己?A:命运不要为难我,我想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