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品是为了在来生能够应有尽有。陪葬品可能包括面包、水果,一桶一桶的啤酒、一缸一缸的葡萄酒、香油和珍贵的油膏,还有头枕、木箱,和衣服、化妆品、令牌、武器、工具和放衣物、首饰的柜子。为了预防万一,除了这些实物之外,还有这些东西的模型。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故此,他们死后,陵墓中埋藏的东西,全都是墓主生前用的器物,故此,启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就等于启开了一座古代文化的宝库,可是这些宝库中,有很多的东西造型非常奇怪,别说一般人,就是专家都搞不明白它们真正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小编将它们一一罗列在下面,希望聪明的读者们,能够睁开火眼金睛,辨别它们的名字,找出它们的来历,获知它们的用途。要知道探秘也是一件非常愉快和有成就的事儿。
1:汉代杂耍陶奁
奁是古代妇女装镜子和首饰的盒子——李清照就曾经这样写过:任宝奁尘满,日上帘勾,生怕离情别愁。多少事欲说还休。奁在《说文解字》中,是镜匣的意思。李清照诗词里面的“奁”就是这只汉代陶奁的“孙子”。当然,汉代的陶奁不仅可以装化妆品,也可以装酒或者食物。
2:镇墓罐
古墓中出土的这件文物看着像是一个酒壶,上面还写满了文字,其实它和酒壶的用途相距十万八千里,它是一个镇墓罐,也叫镇墓瓶、斗瓶或者叫五谷瓶,瓶内一般装有面粉、粟粒还有云母片,瓶上面的文字,除了写明死者的名字,籍贯和死因外,还有警告地下鬼魂不能对死者进行侵扰,祈愿死者安息,冢墓稳定等等的作用。
3:火种罐
人类学会用火,这才将人与兽正正经经地区分开来,但古代如何保存火种,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但这难题,却难不住我们聪明的老祖先,他们发明了火种罐,将火种放在小罐子里进行保存,罐子中间的小孔,被证明有通风的作用,如果想使火种复燃,往里面吹口气就可以了。
4:手术器具
看着这套奇形怪状的东西,您千万不要将它们和十八般兵刃扯上关系,它们是明代藏族医生用的手术器具,这些手术器具,有的是切口器,有的是缝合器,有的可以接驳神经,有的可以钻孔,有的可以切割剪断……总之一句话,再好的郎中,也得有趁手的工具。古语怎么说——人巧不由家什妙!
5:青铜羽人
古墓中不乏有青铜羽人。《楚辞·远游》中,这样道: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这种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的羽人传说中有不死的神奇功能,用它陪伴死者,寓意是死者会跟随着羽人白日登升,进入极乐世界。
但真正的谜团是,羽人手中握有两个上面开孔的插器,这插器中,一定会插着的东西,但插着的东西,早就已经腐朽成泥了,那里面究竟插着什么东西,史料上根本无记载,这就成了困扰着专家的大难题。
6:双面人青铜底座
这个青铜制作的好像外星飞行器的东西,其实是一件底座,旁边的四个上面开口的铜管中,应该可以插木制、石制和青铜制的器物。可是问题来了,制作如此复杂的底座(底座中间还竖立着一个双面的小铜人),底座上面的东西一定是价值不菲,可是这件底座出土时,上面根本就没有木制品等腐烂掉的痕迹,故此,它究竟是不是底座,功用是什么?这个还存疑!……
7: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这是一面盾牌形的青铜牌,牌面上用绿松石小片镶嵌,上下还有个四个穿孔钮,这件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它的背后没有手持处,很显然,它不是一面铜盾牌,难道是挂在胸前的饰物,但它的形状又不适合挂在胸口,那么它是挂在什么地方的铜牌饰品?专家也一样犯迷糊。
古代的人们把死者生前所享用的一些东西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其实,多亏了这样的习俗,才让我们现代人能看到那么多奇奇怪怪、精美绝伦的陪葬品。不然,我们只能在历史书上想象这些器物的样子了。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