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瓷器的颜色可以和宝石一致,在瓷器和宝石之间,你更喜欢哪一个?雍正选择了瓷器。雍正年间,在皇帝的授意以及御窑厂匠人的努力下,成功烧制出了同绿松石颜色一致的釉色,这种釉色被称为松石绿釉。
清雍正松石绿釉茶杯清乾隆松石绿釉簠(fǔ)自古以来,绿松石都是国人喜欢的宝石。有种说法,传说中的和氏璧的材料可能就是绿松石。绿松石之所以受到人们喜欢,主要是因为它的颜色。那种不蓝不绿,绿中又带有蓝色,散发着迷人高贵的气息。
清雍正松石绿釉胭脂红蟠龙瓶清乾隆松石绿釉椎把瓶然而,绿松石毕竟是宝石,无论其本身的价值,还是开采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对于古人来讲都是极大的负担,而且绿松石还是不可再生资源。雍正皇帝一向节俭,虽然出于性格因素,非常喜欢绿松石的颜色,但既然有可以替代的物品,雍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瓷器。
清雍正松石绿釉小碗清乾隆松石绿釉供盘资料记载,松石绿釉以铜为着色剂,需要低温二次烧制才可完成。不可否认,受限于技术环境,古代匠人想要达成不蓝不绿、绿中泛蓝的釉色效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相较于对绿松石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烧制瓷器所花费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而且,得益于当时瓷器的烧制已经相当成熟,成品的松石绿釉瓷器给人展现的是非常享受的视觉盛宴。
清乾隆松石绿釉百寿描金兽耳尊清嘉庆松石绿釉宫碗松石绿釉烧制从雍正开始,后经历乾隆朝的发展达到成熟。松石绿釉虽然是一种单色釉,但清朝瓷器的烧制从来不会教条主义,在松石绿釉的底色上,会配以其它釉色、图案以及工艺,这种瓷器的“杂糅”非但没有破坏松石绿釉的美感,反而更加协调。下图的这件器物是“松石绿釉珍珠地开光人物纹壁瓶”,通体以绿釉为底,周边有金色的纹饰,在瓶子的上下两处白底,分别绘以花卉和人物图案。金色、蓝色、红色、黄色……怎么看都不怎么搭配,但是放到这件瓷器上,却显得非常协调。
清乾隆松石绿釉珍珠地开光人物纹壁瓶清乾隆松石绿釉镂空花篮故宫博物院馆当然,最完美的还是纯色的松石绿釉瓷器,以雍正年间的作品为佳。下图是一件雍正的淡松石绿釉浅浮雕夔龙纹盌(wǎn),市场估价在33万到46万之间。该盌通体施以松石绿釉,配合其纹饰(雷纹地饰仿古夔龙),整体给人一种古朴雄浑之风,还带有一丝淡雅之气。能够达到如此效果,正是因为松石绿釉那迷人的光色。而能烧出如此出色的釉色,足以证明了当时瓷器工艺的强大。
清雍正淡松石绿釉浅浮雕夔龙纹盌清道光松石绿釉堆白缠枝莲纹喜字瓶松石绿釉主要在雍正和乾隆年间烧制,虽然乾隆以后的嘉庆、道光均有烧制,但无论呈色还是瓷胎较前代略有不如。当然,这些只是相对来讲,嘉庆以后的松石绿釉虽然总体颜色较深,在瓷器艺术上仍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上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