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又叫“土耳其石”,简称松石。因其色泽艳丽,质地优良,故从古至今一直被用来制作首饰、玉器及其他艺术品、装饰品,为世界上著名古玉之一。中国战国时期达官贵人的衣带钩上、隋朝宫廷里使用的金属器皿上,均镶有绿松石饰物。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在年前埃及皇后木乃伊的手臂上,戴有四只绿松石包金手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绿松石艺术品。在中美洲社会里,绿松石不仅是一种极为贵重的宝物,而且在宗教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还有更为深刻的隐喻和意义。在古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化中,绿松石被人们视为很神圣的宝物,制品常被用作护身符。
绿松石饰品绿松石的基本特征
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集合体,呈半油脂状或蜡状光泽,绿色松石则是一部分铜被铁置换或脱水而成。绿松石多呈绿色,其余则呈淡蓝色、绿蓝色、带蓝的苍白色、浅灰色等。绿松石晶体细小,质地十分细腻,优制品的抛光面上好似上了釉的瓷器,劣质绿松石孔多、质地粗糙。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深浅不一,有的甚至分布有不均匀的白色条纹、斑点或褐黑色铁线。埃及产的绿松石则在淡蓝色背景上出现小圆形蓝色斑点。绿松石的硬度分三级。“瓷松”最硬,硬度为5.3-6;硬绿松石为4.5-5.3;风化较严重的“面松”硬度在4以下。呈蜡状光泽,折光率近似值为1.62,在酸中能缓慢溶解。
按产地的不同,世界上的绿松石有湖北绿松石、襄阳甸子绿松石或荆州绿松石、尼沙普尔绿松石等品种之分。按颜色的不同,以及透明度、构造、质地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如下八种。
西周·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饰透明绿松石:指透明的绿松石晶体形态结构,可用它加工刻面型宝石,重约一克拉,仅美国弗吉尼亚州产有,极罕见。
致密块状绿松石:指色泽艳丽,质地细腻紧密、坚韧光洁的绿松石块体形态结构,为首饰和玉器生产的主要材料,比较常见。
结核状绿松石:指呈球形、椭球型、葡萄形、馒头形、豆形、枕形等形态结构的绿松石,大小悬殊,在中国湖北等地有产出。
蓝缟绿松石:又称花边绿松石,指由于铁制物的存在而形成具有蜘蛛网状花纹的绿松石,在伊朗等国有产出。
商·绿松石鸟玉饰铁线绿松石:指表层具有纤细铁黑色花线的绿松石,在中国湖北、伊朗等国家和地区有产出。
瓷松石:指呈天蓝色、质地致密坚韧、破碎后的断口像瓷器的裂口、异常光亮的绿松石。质量好,较常见。
脉状绿松石:指呈脉状、保存于围岩破碎带中的绿松石,大小不一。
斑点状绿松石:指因褐铁矿等物质的存在而出现斑点状、星点状构造的绿松石,一般质量较差。
绿松石的鉴别
根据色泽、透明度、质地、块度等方面的差异,可将绿松石原石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为一级绿松石,呈标准的天蓝色,鲜艳、纯正、均匀,光泽强而柔和,呈半透明或微透明,极少数为透明,表面有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无铁线、白脑、筋、糖心、炸性,块度大,原石的利用率高。但质地特别优良者,即使块度很小,也可以算是一级品。其他品级要比一级差很多,肉眼就可看见黑铁线、及炸性、质地等。绿松石在自然界分布极为稀少,大量的原石色浅、质地欠坚韧或多孔,因此多数绿松石都要经过优化处理。合成绿松石非常纯,不含铁质,而天然的几乎都含。在宝石显微镜下放大50倍观察,合成绿松石在淡白色基质中有角状的蓝色颗粒(天然绿松石为圆形蓝色斑点),天蓝色不透明的玉料应特别引起注意。
新石器时代·绿松石饰品分享知识,传承文化,了解更多古董文物知识,或者身边有收藏玉器的朋友,请联系福羲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