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这一文玩界的盘玩难题,常常让玩家们头疼不已。不是因为难以包浆,就是因为盘玩过程中颜色变化不一,导致大家纷纷感叹无力回天,甚至萌生退意。然而,有一种神奇的存在——橄榄油,却能让绿松石的盘玩变得轻而易举。它如同绿松石的滋养神器,只需轻轻一抹,便能迅速渗透,助力绿松石实现快速玉化。有了它,三天之内玩出高瓷蓝的惊艳效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将绿松石浸泡在橄榄油中后,其盘玩的过程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放一段时间后的绿松石会出现返白现象,此时玩家们只能选择再次浸泡橄榄油。这样的循环往复,是否失去了盘玩绿松石原本的乐趣?我们追求的不正是绿松石变色的惊喜与包浆的成就感吗?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审视,油泡绿松石真的如此不堪吗?是否真的无法还原其原始状态?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油泡绿松石,我们该如何去辨别其真假呢?油泡绿松石究竟有何魅力?为何众多玩家钟爱将其泡油处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难道仅仅是为了图个省事,享受一键玉化包浆的便捷吗?这无疑为那些手懒星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望着这完美的玉化效果,我们不禁感叹,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通过手盘达到这样的境界?更何况,即便是手盘,其效果也难以超越油泡的精湛工艺。然而,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其颜色在后续的盘玩过程中将不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这是因为绿松石已经充分吸收了油脂,达到了饱和状态,从而使得盘玩的乐趣大大减少。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其颜色确实不会在盘玩过程中进一步变化,这降低了盘玩的乐趣。此外,手汗多的人也不适宜盘玩这类绿松石,因为手汗可能导致其表面出现白色斑点,影响整体美感。同时,沾水的双手也不宜触摸,否则也可能引发类似的返白现象。即便是将其干放不盘,也需要注意,因为长时间干放同样会导致绿松石出现白色斑点,令人烦恼不已。然而,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并非全无优点。其唯一显著的好处便是能够提升绿松石的外观吸引力,使人一见倾心,萌生购买之念。试想,一块呈现出玉化包浆效果的“高品质”绿松石,且价格亲民,这样的诱惑岂能抗拒?若绿松石品质欠佳,可有可无,那仅凭个人好奇心驱使,或许可以一试。有玩友已尝试过,但品质上乘的绿松石则不推荐如此,毕竟其价格不菲,价值连城。若因好奇而尝试了散油泡绿松石,之后却心生悔意,担心这大汗手以后难以盘玩,不禁想问:这泡油后的绿松石还能否恢复原状?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因情况而异。如果绿松石的瓷度较低,那么其泡油后的状态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原状。因为瓷度低的绿松石密度相对较小,其内部结构空隙较大,导致油分容易渗入其中。这样一来,即使经过处理,也难以完全去除这些渗入的油分,从而恢复其原始状态。经过泡油处理,绿松石确实能展现出新的变化,但要想完全恢复其原始状态却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瓷度较低的绿松石,其内部结构空隙较大,使得油分容易深入其中。即便经过处理,也难以彻底清除这些深入内部的油分,因此难以完全恢复其最初的状态。高瓷度的绿松石,由于其密度大、结构空隙小,使得外来物质难以深入。然而,若经过长时间的泡制,仍有可能会有微量物质渗入,但这些物质很难再被清除。至于那些突如其来的油分,例如不小心滴上去的,通常不会被松石所吸收,因此不会进入其内部。如何辨识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
要鉴别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我们需先了解其特性。这类绿松石通常展现出高亮度,其玉化状态极佳,显得油亮润透,光泽也十分柔和。若在市场上遇到此类特征的绿松石,消费者需格外谨慎。其次,观察绿松石的颜色也是辨识的关键。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其颜色往往显得异常均匀,缺乏自然绿松石应有的色彩变化。这种不自然的绿色或蓝色,有时甚至带有一种过于浓重、近乎发黑的感觉,这是其经过油泡处理的重要特征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仔细观察绿松石的细节。从毛料到成品,绿松石上偶尔会出现一些白点或铁线,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特征,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如果你遇到了一块看似完美无瑕的绿松石,却不知如何辨别真假,那么不妨让我们来为你鉴定。将疑似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置于温水中浸泡约五分钟,随后观察水面是否有油珠浮现。若发现油珠,则可初步判断该绿松石为经过泡油处理的。▲(左图)展示的是经过油泡处理的绿松石,(右图)则是析出的油花。这种方法确实能迅速改变绿松石的外观,但华少认为,绿松石的真正魅力在于其随着盘玩而逐渐变化的美丽,享受的是那既短暂又漫长的盘玩时光,而非通过油泡来获得的快速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