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家喻户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为和氏献璧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关于和氏璧千秋之论。自西周以来,玉入典章,玉器成为君权神授的形象代表,于世间万物之中荣登至尊地位。自秦以后,以玉为玺,做成天子神器,成为赋有上天之命的国家政权法制信物。从和氏璧到传国玺的故事,很能说明些问题。和氏璧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为和氏献璧,后部分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氏献璧载于《韩非子》、《吕氏春秋》、《国语》诸典籍。如《韩非子》云:
楚人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之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继之于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美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真士而名之以诳,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命日和氏之璧。
完璧归赵的故事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国君臣明知其中有许,但为不给秦以发动战争之口实,派谋臣测相如奉璧西入秦。蔺以过人之胆略设计周旋,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留下了“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之千古佳话。
和氏璧与完璧归赵这两宗史录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从卞和三献、刖而不悔、真士悲诳,发展到理璞得宝,最终演义为一玉而价值连城、为一玉而不惜发动战争的历史典故,虽历尽曲折,但还是获得了一个世人皆称心欢喜的结局。我们可以相信,太史公笔下的记录应是不虚的。但是,这些史录之中也有诸多不尽详细之处,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疑问。如中国古代是否真的有过像下和这样两次被砍断双脚而偏要献玉的人?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样的玉?秦始皇为什么要提出用15座城池相换?它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价值?其实,自故事问世以后,和氏璧之论已历千秋而聚讼不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围绕着和氏璧所展开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以中国古代有关玉的民情风俗、典章制度为重大时代背景,说穿了,如果没有中国玉文化的理论也就根本不会有和氏璧的故事。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就和氏璧留给后人的一些主要存疑做一番剖析。
人们经常会问的是,和氏璧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玉?上述史料所传达的信息,是说该宝外围有玉璞包裹,呈似玉非玉之态,很难判断从楚厉王到楚武王,经两代宫廷玉人相之,均持否定态度。一块玉石的鉴定历程经过三代帝王,前后延续数十年之久,其难度可想而知了。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没有说清这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玉。倒是后来杜光庭在《录异记》里对该玉的色彩做了一些描述,曰其“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但这种记录对和氏璧的玉材鉴定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以肉眼做一般性的观察,能呈现出这种色彩倾向的玉石矿物就有多种。例如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作为玉材使用的岫岩玉、独山玉、玛瑙绿松石以及月光石等,虽然这些玉石彼此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别,但也都可以表现出这种色彩效果。
显然,这些材种都不可能是和氏璧。自古以来人们对和氏璧作过种种猜测,其中说的最多的是蓝田玉与和田玉,但那也是传说秦始皇用和氏璧琢成传国玺之后才有的说法。如《太平御览》说传国玺是蓝田玉所刻,而《通典》说传国玺是秦以白玉为之。这两者说法何真何伪?时至今日,也始终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难怪乎《录异记》称之为“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干脆把它说成是天外来客,从而使这个千古之谜更加扑朔迷离了。
近现代学者结合矿物学理论,也做过一番分析。例如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推断:“楚即荆襄之地,今亦未闻产玉,和氏乌从而得之?”是啊,荆襄地区至今也没有听说过出产玉石,你卞和的玉从哪里来?据此,章氏认为,荆山地区所产的一种拉长石,很有点“色碧”、“色白”的特征,古者本来玉石难分,和氏璧或许是这种上等的拉长石也未可知。这种分析不无道理,然终无实据耳。
上面所介绍的乃是关于和氏璧的玉石材种之辩。除此而外,还存有对下和三献对象的质疑。如《韩非子》所云,卞和始献于厉王,后献于武王、文王。然据《史记·楚世家》记录,武王之前是砺冒,《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表明武王之前是蚧冒。由此可知这个故事有明显的存疑之处。又《石雅》引《琴操》云,卞和首献玉璞于怀王,继献平王,后献荆王。经查《春秋诸侯世系纪年表》,平王在位于公元前年,怀王在位于公元前年。儿子比老子反而早了年,不但和前者之说大相径庭,而且近乎荒唐。
野史固然难辨真假,正史也不免会有错讹。若一定要还其一个完全真实的历史原貌,诚强人所难也。千年聚讼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玉文化理论的反映,事实上也恰恰是这一类的论争推动着我国古代玉器、玉文化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订阅我们,和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