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玉琮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外方内圆,略呈正方形。一面平整,另一面出短射。
玉圭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软玉。顶端呈等腰三角形,宽于饼端,两翼稍薄,磨成钝刃状,两侧尝遍斜收,底边平直。顺向平置于死者胸腹间,尖端朝向墓主足端。
玉圭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阳起石软玉,边缘半透明,器表抛光。顶端稍宽于柄端,顶缘近似弧刃,但中部出一突尖,形成不甚明显的、两腰呈弧线的三角形。两侧单面刃。墓中纵向平置于墓主头骨右侧。
玉环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为扁圆环状,外缘稍薄,通体磨光。
玉箍形器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圆筒形,通体磨光,筒壁较直。
玉梳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灰白色间绿斑,呈长方形。有梳齿11个,两端琢成,齿端稍宽。薄刃。两侧斜直,顶端略外弧。
玉璜形佩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身扁平,有光泽,器体近似圆周的四分之一,背缘有四组“M”形扉棱。一端齐平,有一小圆孔,另一端内凹矩形缺口。
玉兽面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近三角形。双眼镂空,底部有一个小圆穿,整器正面凸、背面平。正面有纹饰,阳线刻纹,表现外轮廓线,眼角为阴线刻纹。
绿松石管状珠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绿松石、圆柱形,一面有残损。两端平齐、稍窄。中有对钻穿孔上下贯通。
绿松石管状珠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绿松石质。残半,原器为圆柱形,中穿一孔上下贯通。
双孔玉刀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扁长方形。两端平齐,背部两端略呈圆角,近两头侧各有一圆孔。双面刃,稍平直。
三孔玉钺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双面刃,刃角略圆。背端略斜,一端外弧。近背端横向排列两个大小相近的穿孔,有系缚痕迹。近中部有一稍大圆孔,孔外有一周钻孔留下的痕迹。
双孔玉钺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略呈扁平梯形,上窄下宽,斜弧刃,顶略有残损,中部靠近顶端处有上下成排的两个穿孔。两侧斜直。
五璜联壁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由五玉璜连接而成,对接处稍有磨损,璜宽窄不一,两端均有一或者两个小孔。
2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玉铲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质细腻坚硬,整体呈梯形,下端双面刃,刃由脸面斜磨而成,刃中微凸。顶端成斜坡形状,居中有一圆孔,系单面钻。
玉铲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器作扁平长方形,顶端略呈弧形,上部有一圆孔,系单面钻。下端刃部呈斜弧形。
璋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残。上部有一圆孔,系双面钻。下端两侧有基本对称的“扉牙”,但一侧残缺,生于一侧“扉牙”。
圭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残。仅剩圭首,双面刃,器身双面各阴刻有一鹰纹。通体磨光,制作精美。
玉钺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壁形钺,双面刃,中部有一大圆孔,系单面钻。两面抛光。
玉钺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壁形钺,器略呈椭圆形,双面刃,中部有一大圆孔,两面抛光。
3延安芦山峁遗址
玉簪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圆柱状,前端有锥状尖,根部扁圆,有精致螺纹,又有一小孔,可以穿系。
三孔玉钺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略成梯形,上部平行两孔,单面钻成,下部一孔双面钻成,刃部一段稍残。
玉异形器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对称琢成四处缺口,在缺口间器壁刻有规则的近似长方形的痕迹。
玉璧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形完整。色青白,兼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点。一处有两道墨绿色条纹。
玉璧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茶褐色出有条状斑纹5处。
玉环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环形,边渐薄,双面磨制,素面无纹。边残粘结。此件玉环有礼器特征。
玉饰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弧形,有一牙。两端平齐,中有一大圆孔,类似璜。完整。此件玉饰有装饰性特征。
玉璜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弧形,一端两孔,一端一孔。素面无纹。有多处自然裂痕,微残有浸。此件与玉璜装饰作用。
双孔玉铲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略呈梯形,刃部双面磨制,上部一孔及石侧小孔均单面钻成。
玉琮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中间有直线刻划纹,上下饰饕餮纹。器壁上沿微损。
玉琮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外廓近方形,内圆,表面刻划有凸出的直条纹,上层三道,下层两道。角部上下均饰有象征兽面的圆形纹。此琮已裂成大致相等的四块,没出裂缝左右侧,各钻有两个小圆孔,可系住。
七孔玉刀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4山东临朐西朱封遗址
绿松石管状珠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梯形,横截面近似圆形。中间有一穿孔,两面施钻而成。穿孔为规则的圆形。
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长方形,两面略弧凸起。一端磨制出平刃,锋利。另一端的两侧叫已残。近背部有一单面钻穿孔,将或略透时将残存的包面敲碎。
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长方形,两面略弧凸起,横截面呈扁平椭圆形。一端磨制出刃部,平刃,锋利。另一端断面较平,秘制精致,未抛光。近背部有一单满钻穿孔,通体抛光
双孔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梯形,两面刃。较直,刃部略宽,两侧边斜直,背端斜直。有两个纵向单面管钻的穿孔。刃部磨制精致,锋利。通体打磨抛光。
玉环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断面近似圆角三角形,外缘较尖,内锋面平。
四孔玉刀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梯形,刃部较宽,锋利。中部略内弧。背面较平,有四个穿孔,两侧边的面呈弧形。
组合玉笄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5新华遗址
玉璋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呈长条薄片,两下角残。下端平直,上端为斜直边,除下端外其余三边磨薄,形似刃部。在器下端的重要有一单钻圆孔,器身两面均有直线形的棱脊,当为切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迹。
玉笄形器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长条形,体厚。尖端呈锥状,较钝,底部略宽。器身打磨光滑。
玉玦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做半环状,两端残。横切面呈弧角梯形,上面略窄,侧缘作圆弧状,下面稍宽,侧缘作薄刃状。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刀体上有2个圆形单面钻孔,侧面呈马蹄形。大小相仿,相距4.6厘米。背部残留1个半圆形缺口,说明此器当为其他玉器改制而成。
玉铲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长方形薄片状,弧刃,弧背。刃部单面磨制。一面有半弧形的锯割留下的棱脊,将玉器表面分为两个高低有别的平面。两侧边磨薄,柄端有1圆形单钻孔。
玉铲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淡绿色,半透明,夹黑色瑕斑。方形薄片状,一角残。柄端重要有一个单钻圆孔,一侧便有一个半圆形缺口。
6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玉铲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身残为两端,顶端略残,刃部有豁口。靠近顶端有圆形馆钻孔。器体窄长,斜背略残,弧刃,刃端略残。器身靠近刃端有两面对锯错位形成的台痕。顶端考下有圆形钻孔1个,该器当是大型玉铲改制而成。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白月色,五分之一圆环,两端各有钻孔1和2个,均为实心。钱白色,一侧有一圆形穿孔。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长体,底平直,首有刃。腰际两侧有对称凹口,背至首部渐薄。有一孔。两面均有切痕和自然裂纹,刃残。此件玉圭精巧。可随身携带,实用性强。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条形,未开刃,一孔。一侧有半圆形凹缺,近凹处有一长切痕,完整。此件玉圭小巧,有已用功能,有改制痕迹。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体扁长,一边平直,一边有刃。低圆弧形有孔。首有刃,一面近底部有划痕。边残,此件玉圭兼有实用和礼器作用。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平体长形,一孔。底残缺,首薄。此件玉圭较厚实,相比较实用性较强。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外边沿有突饰,一段两孔。有四条裂纹,一端残缺,有装饰性作用。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扇面形,无孔。一端宽,一端窄。外边沿之窄端渐薄,弧度单面磨制。外沿有残缺。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体较窄,两端有孔。内外弧度双面磨制,有一磕缺,弧度双面磨制。有装饰作用。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体表光滑。有两孔。外边缘打磨较薄,一面有一通切痕。弧度单面磨制,边残。有装饰作用。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背斜直,两侧斜出,最长一边有刃,四孔。边有残缺,免邮缺凹。一端双面有裂纹。此件玉刀大而厚实,刃有崩伤,应是实用性和祭祀兼得的物品。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体扁平,背及一端斜直,刃微凹,有两孔,其中一孔在柄端正中。刃微残,面有土浸。此件玉刀短而结实。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平体,三面有刃,两孔。平直一端两脚稍残,边残。此件玉刀有实用性特征。
异形璧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环状,内孔圆形,外缘较薄,勾状三齿作等距离分布,三齿间各有两个缺刻。有自然裂纹,边残。此件异形璧玉质上乘,造型规整,有实用性和礼器特征。
玉戈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长援,两边微内弧,锋作三角形,内长方形,有一孔。双面磨薄成刃。柄锋微残。戈在古代史一种兵器。此件玉戈规整,有威严感。
玉戈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长形,一段有孔直,另一端成三角形尖。有两孔。一面微鼓,一面有切痕。断残两节粘结。此件玉戈有残损,但锋利尖锐,具有使用性和礼器双重性。
7二里头文化三、四期玉器
玉笄形饰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圆柱形,尾端有一扁钮,钮身一穿孔,前端残损。
玉戈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独山玉。内中部有一单面穿,穿、援之间有若干平行浅刻细线。援面一面平,一面略凹下,双面刃,刃与援面有分界线。每面刃中部都有一细而工整的凸棱,刃与锋相接处又弧形高起厚增。
玉戚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扁平似璧,顶部圆弧,两侧近平。各有炼骨锯齿状扉牙,每组三齿,共为六齿。刃部较宽,分四段,每段由两面磨刃,刃边平直或内弧,每段之间较厚,其中部为大圆穿孔。
三孔玉刀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长条梯形,两侧各有两个扉牙,双面刃,略外弧。器身中上并列三圆孔。
玉刀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略呈梯形,一端残断,留有半孔。另一端磨成刃,一长边也磨成刃,靠近另一长边中间有一圆孔。
玉月牙形器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无刃,形似月牙。中部有一圆孔,孔内正背面个嵌一绿松石圆片,出土时位于玉戈内端一侧。
玉钺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方首钝刃,角略圆,形如铲。一面又不太清晰的绿色细线方格形沁痕,一端有两个对穿的圆孔,在两孔之间有一周不太明显的凹槽。腰部有凸弦纹两周。表面有光泽,出土是上部稍有残缺,表面粘有大量朱砂。
玉璋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体厚,刃呈凹弧形。柄、刃残。是礼器。
8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遗址下层
玉雕斜口短筒形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带状椭圆环。外表雕刻花纹,纹有边缘,主纹、地纹之分,局部是镂空的,主纹饰由S形与c形卷曲组成的,环口两边大小不一。
玉环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圆环状,横截面呈椭圆形。内环一端略内凹,系缚痕。墓中位于墓主主腰之间。
臂饰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为带状圆环,外表有一凸棱。
钩形坠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呈宽长条形片状,一端似c形卷曲,另一端短柄,柄端有孔。扁圆与两面碾刻甚浅。
斜口筒形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横截面为椭圆形,长筒,一端平口,另一端斜口。长径短径皆大于平口。筒内侧有磨制加工痕迹。器壁最厚处0.4厘米,横于腰间与脊椎相垂直,系于腰后。
蝉形玉
夏家店下层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干一端有一孔,孔径0.2厘米。
异形玉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身近长方形,以中央一条为主干,两侧各雕出对称的花牙,在重要主干一端有一孔,孔径0.2厘米。
璧形坠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近扁平圆形,外缘不正圆。近外缘一侧有两孔,孔缘有系缚磨痕。
圈儿里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