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藏国宝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7457.html

泱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而博物馆

就是收藏各个历史时期

文物珍品的宝库。

人民日报文创特推出“馆藏国宝”栏目,

带你欣赏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本期探秘的,

是位处长江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钟架长厘米,高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全套曾侯乙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以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全套编钟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曾侯乙编钟音乐性能良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音色优美,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

越王勾践剑

所处时代:春秋

器物规格: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

越王勾践剑,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虽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剑身布满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以及文字有重要价值。

曾侯乙尊盘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尊盘,同样出土于震动整个考古界的曾侯乙墓。这座规模惊人的超级古墓,附葬之物极多极美,各类文物数万件,包括大量珍贵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四龙曾徽、十六节龙凤玉佩、鹿角立鹤等国宝级文物都出土于此墓。

曾侯乙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整体造型精美,极尽奢华,是先秦时期制作的复杂、精美的青铜礼器。整件器物精妙绝伦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

云梦睡虎地秦简

所处时代: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

器物规格: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云梦睡虎地秦简,年出土于一个名叫“喜”的秦朝基层官吏墓穴。这些书简数量庞大,内容繁杂,一共枚,其中80枚为残片,其余保存较为完好,上面记载了约有四万余文字。

云梦睡虎地秦简上的文字都是用墨笔书写的秦朝隶书,展现了秦朝传篆书向隶书逐渐转变的情况。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对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虎座鸟架鼓

所处朝代:战国

器物规格:通高.9厘米,宽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

虎座鸟架鼓,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虎座鸟架鼓是盛行于楚国贵族中的乐器,也是楚墓中出土最为典型的文物。

九连墩楚墓出土的这件虎座鸟架鼓,器型高大,造型独特,由虎座、凤架和一面扁鼓组成,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称得上楚国髹漆艺术的代表作。整座器物通体髹黑漆,运用红、黄色彩绘,绚彩艳丽,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和谐相伴,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郧县人头骨化石

所处时代:石器时代

器物规格: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学堂梁子

年和年,湖北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分别发现和出土了两具头骨化石,曾一度轰动了古人类学界。专家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命名其为“郧县人”头骨化石。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距今万年左右。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根据头骨特征,属于晚期直立人类型。“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性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所处时代:元

器物规格: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钟祥郢靖王墓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这件梅瓶制作精美,优雅精致,是我国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瓶高38.7厘米,胎洁白细腻,釉温润明净,青花发色青翠鲜艳,给人以优雅明净的审美感受。腹部的四个菱形开窗内描绘了四个经典故事,分别是“王羲之爱兰图”“周敦颐爱莲图”“陶渊明爱菊图”和“林和靖爱梅、鹤图”,构图简练、精细雅致,简称“四爱图”。在青花瓷中,元代青花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存世较为稀少,有如此精美的四爱人物图案的元青花梅瓶则更为罕见。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局部

所属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荆门包山楚墓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

这幅漆画展开全长84.7厘米,宽5.2厘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用色最多的先秦绘画作品。画上以黑漆为底,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整幅画在有限的篇幅里,合理布局了26个人物、4乘马车、10匹马、5棵树等形象,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过渡自然,绘出了一幅清新隽永的生活画面,反映了战国时代的艺术趣味和生活热情。

石家河玉人像

所属时代:石器时代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至年。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玉器,呈现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文化的鲜明特征,包含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

这件玉人像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专家认为,这件玉人像展现了高超的琢玉技艺,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

崇阳铜鼓

所属时代:商代

器物规格: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径39.5厘米

出土时间:年

出土地点:湖北崇阳县

崇阳铜鼓,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是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距今约多年。

这面铜鼓,造型奇伟,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鼓身类似现代腰鼓形状。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都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云雷纹和乳钉纹纹样。整面鼓质地厚实古朴,纹饰繁缛古雅,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和水平。据考证,崇阳铜鼓是仅存于世的两面商代饕餮纹铜鼓中的一面,堪称绝世之珍品。

文字为人民日报文创原创,

图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