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工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在商周时期,出土的金属器物就有“丝”的工艺的体现,其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其金银错工艺在各朝沿革,是供王公贵族所使用的。
据文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花丝与镶嵌两个行业实施合作化,出现了三个花丝合作机构与镶嵌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年北京花丝镶嵌厂组建,‘花丝镶嵌’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工艺繁复,花丝工艺是将金、银等重金属拉成丝,并制造出各种花样形式的组合,多采用编织或者堆叠的手法;镶嵌工艺,是将玉石与珠宝等镶嵌在艺术品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技艺被现代工业革新,人们审美的向度的变化,制约了这一工艺的发展,花丝镶嵌一度濒临失传。据了解,直至年,“繁花”花丝手包成为APEC国礼之后,花丝镶嵌才又重回大众视线。
这项古老的技艺,凭借着自身细腻、精湛、华丽的特色走上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巅峰,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载古艺。年3月28日,于海南省博物馆开展的“花丝镶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釹子品牌艺术展”,解开燕京八绝之首“花丝镶嵌”的神秘面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楚釹子。
楚釹子《凤凰图》刘昕婷摄
展品《凤凰图》
千金不换
进入海南省博物馆花丝镶嵌艺术品展厅,一个玻璃展柜让记者停下脚步,“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是一副尺寸类似A4纸面大小的《凤凰图》。《凤凰图》是楚釹子最喜爱的一个作品,底层是由全金的花丝镶嵌做的底,这份作品别具匠心之处,是在底层之上,又覆盖了一层花丝镶嵌,小鸟活泼生动,蓝色的凤凰长尾飘逸,不失空灵,楚釹子对此喜爱有加,她说,“《凤凰图》是千金不换的。”
“每一件作品做出来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份作品,我不会再去复制生产了。这副《凤凰图》我差不多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光花丝镶嵌的底基,制作就耗费了七八个月,如果后面不加以色彩的装饰,做到这一步算是素丝作品,当然我也可以就这么完成。”楚釹子为了追求艺术的最美表达形式,她一根一根将鸟类的羽毛用点翠工艺,落在这作品中。光点翠这项工艺,又耗费了她大半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就耗费了她一年半的光景。
楚釹子《恩荣桂冠》刘昕婷摄
14岁开始接触花丝镶嵌
从爱好者成为艺术家
生于年的楚釹子,14岁时开始接触花丝镶嵌艺术,有一半满族血统的她,出生于内蒙古,当地出土了很多花丝镶嵌的金银器,古代的契丹族喜爱用此技艺制作工艺品。加之,楚釹子的家人,早年收藏了不少古代金银错艺术品,由于幼时的楚釹子身体不好,家人也觉习得一技之长也是好的,便安排热爱历史的楚釹子学习花丝镶嵌的技术,所以她年纪轻轻就出道了。
本是陶冶情操,没想到,沉迷于此不可自拔,从花丝镶嵌到点翠、珐琅、景泰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楚釹子开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上越走越远,从爱好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艺术家,一路走来,19年光景。
楚釹子《梵音托莲》刘昕婷摄
花丝镶嵌,需要艺术家坐在工作台,沉迷于心中作品的勾勒,类似于作家。花丝镶嵌的耗时量长,甚至可以堪比小说家完成一部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需要艺术家细密地雕琢,反复地试错,不断推翻与更新自己,她将对自然的理解,对日常生活的回应,对生命的关照,映照于作品之中。
“我当然有试错的时候,试错的代价是,将作品整个溶于金炉。试错的代价是,比如克黄金溶于金炉,变成金水再成品之后,会有6克的耗损,当然也因此耗费了时间,制作成本便大大提高了。”
陷入艺术里面
忘了今夕何夕
楚釹子非常喜爱逛各地的珠宝商城,会整体一个人陷进去,早上进去晚上出来,做一件事:选料子。玛瑙、翡翠、绿松石、地方玉石等,她将其作为点缀。如果单纯是素丝,只是金光闪闪,看多了人们会产生审美疲劳,楚釹子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也为了花丝镶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走得更远,她会尽可能地在每一件艺术品中突破。
楚釹子《金丝缀玉》刘昕婷摄
如何更接近老百姓的生活?楚釹子在构思一个接地气的作品,她来想去,构思制作一套工夫茶具,制作成成品,只耗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这套别出心裁的工夫茶具,用料选择地方玉,她分别在公道杯、茶杯、茶壶的身上,用花丝镶嵌给它们编制上“衣服”,考虑到金丝传导热量会很快,她将茶杯四周嵌入了红宝石。
“人们提杯喝茶时,手指捏住四壁的宝石,就不至于烫到手了。”如何将花丝镶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是楚釹子思索的,也正是她探索的道路。制作的这一套金丝缀玉茶杯,正是迈向大众的第一步。“大家可以不买它,但大家在选择买和不买的同时,也在渐渐认识它,认知它。”
楚釹子《金丝八宝盒》刘昕婷摄
长期,楚釹子对外失联是一种常态,并非是她遇到险境。缘由是,她一旦开始制作作品,就会断了与外界的媒介。楚釹子笑道:“我属于那种,可以随时被朋友拉黑的人,因为我和很多朋友会长期失联。在做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不会将它做一段放一段,我会一口气做完,所以经常出现的状态是,朋友们觉得我不见了。”
而一次作品事故,让她对自己介怀了很久。楚釹子回忆,当时她正在家里工作台进行创作《喜上眉梢》,她雕好了玉料,是一对喜鹊站在枝头,玉制部分完成后,她满意地将其放在桌面上。当时正巧,她有朋友到访,友人走过她的工作台,衣襟捎带着就把刚完成的,雕刻的玉石工艺品碰到地上,碎了。
是的,碎了。
这一碎,楚釹子失眠了几天几夜,之后睡眠好了些,但还是失落了好长时间,她自责,“怎么不把作品放好些呢?”一面,她在脑子里构思补救方案。耗费了几个月,终于完成了她的修复。将其残破的部分用花丝镶嵌手艺,重新用金丝编织出一段梅花枝来,这也便是《喜上眉梢》的金枝由来。
楚釹子《喜上眉梢》其一。刘昕婷摄
“我创作艺术品,总有不完美的时候,有时候,拯救一件作品也需要勇气,当一个人很爱一件东西,当然是可以为其付出很多的,我也如此。可能作品经我修复之后,并不与初衷完全一致,艺术总是这样,美的路径有很多种,但终究为了殊途同归。”楚釹子谈到那件破碎的作品,表情不再是难过,因为由她的修复,得到了美的新意。
金丝如发
最细可达0.1毫米
楚釹子制作的花丝镶嵌艺术品,做工精湛,技艺超群,其金丝最细可达到0.1毫米。“当然还可以再细,我也有过尝试,但金丝倘若细到0.1毫米以下,会呈现出支撑力不足的情况,作品容易不稳定。所以最细是0.1毫米的金丝。”楚釹子先是将金子溶成金水,再由拉丝的器械,拉成0.1毫米的金丝。其工艺制作,对视力是一大损害。
“我的眼睛现在视力不是很好,看大字超过10米,会出现重影。”花丝镶嵌工艺,需要艺术家长时间盯着一个点,并且,反复的不计其数的,做同一动作,十分考验艺术家的手的灵活度,并且花丝镶嵌这一技艺,容易使人烙下职业病,眼睛的肌体损伤,且无法复原。
楚釹子,花丝镶嵌时拉取的0.1毫米金丝。刘昕婷摄
楚釹子对艺术的态度,要耐得住寂寞,要吃得苦中苦,对其传人也是。“进入这一门艺术,要有毅力、恒心、耐心。当然,还要得非常热爱它。”谈到花丝镶嵌艺术的传承人选择,楚釹子表示,她并不想这份千百年的技艺失传,她自己也在带徒弟,作为老师,她是严苛的,“我经常会敲打徒弟,如果作品做不好,我会让他们修改,如果修改还是做不好,我就会让徒弟把作品融化。”绝不将就,是好的艺术的唯一标准。
枯坐的时间
开出山水
对于“古代人”这一外号,楚釹子倒并不介意。她长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