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之路源于“守护”
在东胜区奇石古玩城的“博古堂”里,一百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藏品。玉石、瓷器、绿松石、香炉、农家用品……被分类摆放在博古架上。记者注意到,数量最多的还数绿松石,十几米长的玻璃展示柜中,各个时期的绿松石被整齐有序地存放其中。对于走上收藏之路的机缘,郭子才告诉记者,“我的老家在杭锦旗的牧区,从小对绿松石有着特殊的情结,因为母亲是蒙古族,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在她们那个年代习惯把所有的钱财都换成珠宝首饰,小的时候常常抚摸着那些珠宝爱不释手,特别是绿松石和珊瑚。”在经历过一段特殊时期后,一部分首饰被遗失,这让小小年纪的郭子才有了一种想“守护”母亲首饰的责任心。郭子才展示各个时期的古珠参加工作以后,郭子才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便开始了工作之外的业余收藏之路。最初主要从货郎手里购买,品种大多以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民族饰品为主。“80年代,货郎属于走东串西的流动商贩,牧区里的大部分日用品基本靠货郎提供,有的牧民没钱买东西,就用镶满珍珠玛瑙、绿松石、珊瑚的饰品以物易物、换取所需。”郭子才回忆说,“有些饰品,是对亲人的念想,也是时代的见证。如果不趁早收藏,以后就没有了。”基于此,一边研究民族饰品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珠宝玉器等产地及其相关知识,一边和货郎建立合作关系。此后的30多年,郭子才凭着超常的觉悟和持久的耐心收藏了一件又一件藏品。收藏,也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每见到一件藏品,郭子才对其年代、历史意义及发源地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实际上,郭子才在藏品的真伪鉴定上下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吃了多少亏、上了多少当,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痴迷收藏倾囊无悔
众所周知,一件心爱的藏品,收藏者常为之费心劳神四处寻觅,百计求索;有时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郭子才就是这样的藏家。年,为了得到一件明早期的釉里红梅瓶,他将新买的“霸道”车作为筹码换回。“当时,第一眼看到梅瓶时,我的心便被深深吸引住了,但对方的开价又让我望而却步。回到家后,寝食难安、六神无主,整个心都在梅瓶上。最后,我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用爱车去换,经过几次协商,对方被我的诚意感动。”用郭子才的话说,这就是他和这件藏品注定的缘分。人们把收藏的这类行为以“痴”“癖”“疯”等字眼形容。收藏者为何要竭尽心力,痴迷于收藏,局外人常不能理解,但收藏爱好者清楚:“不痴不迷难以收藏”,要想使收藏卓有成效,还非得有一股痴迷劲不可。每月开工资,腰包还没捂热,就因收购老物件而落入了别人的口袋里。以并不富裕的家境,搞近乎痴迷的收藏,郭子才为此没少被爱人埋怨,子女也不理解他。“我只能省吃俭用,合理安排开支,保证家庭和谐,又能专注兴趣爱好。”郭子才开玩笑地说,但很多时候都无法把持住自己。家人反对,郭子才就偷着买,没钱就去借,买完以后怕爱人不高兴,就放到朋友家里,时间久了,朋友们直呼家里已经没地方了,他才想到了要租个店面。年,为了摆放藏品,郭子才租下了一间多平方米的店铺,取名“博古堂”。“爱人当时还嘲笑我,那么点东西也想开店铺。当我把藏品从朋友家里搬到店里时,爱人惊呆了。其实,还有很多藏品没搬来的原因是店里已无摆放空间。”打造私人博物馆
“小时候,我们认为爸爸是在浪费钱财收破烂。现在看来,他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位文物守护者。几年前他的门牙掉了,我几次给他看牙的钱都被他用来购买古董,至今两颗门牙还缺着。”郭子才的儿子如今已认可父亲的行为。诚如其子所言,多年的收藏经历,使郭子才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愈发强烈。他说,收而不藏等于零,藏而不研也等于零,相应的,研而不传还是等于零。郭子才坦言,“作为一个资深藏家,应该尽责保护历史文物,把藏品传承下去,交给社会、交给后人,这就是最高的成就感,同时也是我的很多藏品为何只收不卖的原因。”据郭子才粗略估算,自己收藏的鼻烟壶多件,青花瓷盘多件,绿松石近万件,这还不包括那些因无法摆放只能放在家里或者打包装箱的藏品。至于这么多年来花费在藏品上的费用,更是无法去估算,对郭子才而言,每件藏品都是无价之宝。眼下,郭子才正筹划着私人博物馆的选址和其他事项。他说,每一件藏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他要以鼻烟壶、青花瓷盘、绿松石这三大类为主,成立一个私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藏品,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各时代的历史背景。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曹谊编辑:马雪君校对:郭娜校审:尚铁兵终审:任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