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探秘二里头(上)
《探索发现》|探秘二里头(下)《读书》栏目——二里头·最早的紫禁城《焦点访谈》二里头遗址探秘华夏之光《探索发现》|绿松石龙的秘密《探索·发现》揭秘二里头[探索·发现]玉石时代进入金玉共振的时代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二里头遗址经过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四任考古队领队的不间断发掘,硕果累累,充满了一座国家级夏都博物馆,但发掘面积还不到探明面积的2%。夏绿松石龙形器是夏代石器,年在洛阳市偃师市二里头遗址VT15M3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出土,现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代的时候,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夏绿松石龙形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绿松石龙形器的龙首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两侧弧切出对称的眼眶轮廓,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在距夏绿松石龙形器尾部下端近4厘米处清理出的一件绿松石条形饰,与器体近于垂直,二者之间似有断续的红色漆痕相连,据推测,该物与绿松石器体所依附的有机质物原应为一体。纵观全器,其形体曲伏蜷尾,为蛇形;头部有眉、眼、口鼻(口鼻应为一体),龙形轮廓已被勾勒出来。点击下面图片导航至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公园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敬请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