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博物馆系列第20期春秋时期青

春秋时期

  史称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为“春秋时期”。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为宠信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宜臼逃至申国,他外公申侯联合曾侯、许文公及犬戎(外族)推翻周幽王,拥立宜臼为周平王。   公元前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公元前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东周历史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方圆不过六百余里,地窄人寡,大大衰落。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周王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楚庄王甚至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等各种学说思想互相争鸣,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如越王勾践剑)。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铁器主要为手工业工具和农具。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被称为匠师之祖的公输般“鲁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铸造金属货币产生于春秋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春秋秦公簋(guǐ)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春秋秦公簋年出土于甘肃省礼县红河乡西垂宗庙遗址王家东台的一个青铜器窖藏,通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此簋为圆形,盖与器身相合成一略扁而圆的形体,盖顶有圆形捉手,面饰瓦纹,缘以细密的勾连纹。器侧为饰兽首的耳,无垂珥。口沿下饰勾连纹带,腹为瓦纹。圈足饰波带纹。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   簋盖上有铭文54字,器身有铭文51字,共字,字体与石鼓文颇为相近。盖和器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8字,故知此簋乃西县官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铭文均由印模打就,制作方法新颖。   铭文内容记载秦国建都华夏,已历十二代,威名远震;秦景公继承其祖先功德,抚育万民,武士文臣,人才济济,使自己永保有四方,乃作此器以为颂。   春秋秦公簋铭文是先墨书、后契刻模型、再翻范铸造而成,开创了中国早期活字模之先导。

“虢太子元徒”青铜戈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2号墓,全长17.1厘米,胡长8.4cm,长援直内,援尖呈圭首状,胡部较长,有四个穿孔。内的端部呈圆弧形,中部有长方形穿。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6字铭文,可知墓主人为虢国太子。虢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北虢都上阳(今河南省陕县李家窑),占有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公元前年为晋国所灭。

青铜牺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尊整体呈兽形,古称犀尊,是一种酒器,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国属即为虢。这类动物形尊从商代到春秋时期都有发现,但到春秋以后则比较少见。

三轮铜盘春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出土于江苏省武进县,高15.8厘米、盘径26厘米、轮径7.8厘米。   盘呈圆形,平沿方唇,盘腹向内弧收,腹部饰一周雷纹,腹底接直壁的圈足,圈足与三轮相连。盘前圆轮上铸有一对回身欲饮的龙,龙首有目冠,吻部突出,龙身从盘底横出,折向上,回首向盘。龙颈部饰鳞纹,身部饰云纹,它也是推转轮盘的把柄。在盘的左右两侧下方,另装有两轮。盘上所饰编织纹,与印纹硬陶器上所饰编织纹相近。出土地当时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这件铜盘无论器型、纹饰都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盘出现于商代二里冈时期,在两周时期比较流行,其腹部均较浅,有耳或无耳,有圈足或无圈足,有的圈足下设三足。此盘出于江苏武进,在春秋时期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其形制、纹饰都富于地方特色。

“宋公栾”青铜戈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青铜戈胡部有6个工整的错金鸟篆铭文,“宋公栾之造戈”。“宋公栾”是宋国第27任国君宋景公,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即位,卒于周贞定王十八年(公元前年)。戈是一种用来勾杀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一般为青铜铸造,配以木柄。

“吴王夫差”青铜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吴王夫差”青铜鉴,高44.8厘米,口径76.5厘米,重60千克,相传出土于河南省辉县琉璃阁。   “鉴”的本义是指以水照容,商代晚期甲骨文“监”字(鉴、监通假)的字形就是一个人跪在水盆前对着水面照容,借鉴、鉴定等涵义均由这一意义引申而来。这种盛水的大盆在古代也称为鉴,有陶鉴、铜鉴之分,用途包括照面、沐浴、冰镇食物等。铜鉴主要流行于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形体大、耗铜多,是高级贵族才有实力铸造、使用的青铜重器,存世稀少、弥足珍贵。   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各藏有一件“吴王夫差铜鉴”,造型、纹饰、尺寸基本一致,大口平底,双耳有环,耳上饰兽面纹,兽的额顶又饰一高出器口的长鼻兽。另两侧装饰了立体的卷尾双角龙,两条龙攀缘器壁,咬住鉴口,炯炯有神的双目窥探鉴内,非常形象生动。除了立体的双龙,鉴的口沿、腹部均饰繁密的交龙纹。这种体躯交缠、盘旋的龙纹,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首都博物馆的“吴王夫差铜鉴”没有铭文,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吴王夫差铜鉴”腹内壁均铸有铭文十三字:“攻吴王夫差,择其吉金,自作御鉴。”意思是吴王夫差下令用上等铜料制作了宫廷御用铜鉴。这位夫差可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剧人物。在春秋末年的争霸战争中,他为报杀父之仇迫得越王勾践为他献上美女西施,携王后、大臣做他的奴仆,甚至不惜亲自为他尝粪查病以表忠心。但夫差在胜利之后迅速堕落昏聩,耽于女色、宠信奸臣,由此引发了“卧薪尝胆”这一历史典故。除了在史册上重重地留下一笔,吴王夫差铸造的一些精美铜器也流传于今,例如吴王夫差矛、吴王夫差盉等。

吴王夫差剑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间那柄是吴王夫差(西施的老公)用的青铜剑。年河南省辉县出土,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此剑剑锷锋利,剑身满饰花纹,剑谭饰嵌绿松石兽面纹。近镡处有篆书铭文10字“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盟于黄池(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下面这柄是吴王光(就是阖闾,夫差的父亲)青铜剑,上面那柄是吴国的死对头越国的剑。从外表就能看出,当时越国铸剑具有了防锈水平,而吴国则不具备。

曾仲游父青铜方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年7月出土于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垅,是春秋时期曾国的一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年11月20日,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期间出土文物》邮票,其中第10枚即为此壶。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通高66厘米,上口长23.1厘米。壶颈长,壶肩有两个伏兽衔环,体型扁方,颈腹饰环带纹。壶盖上饰有精美的莲花瓣,为春秋青铜壶典型的造型。盖内和壶口内壁有相同的12字铭文“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铭文大意是曾侯的次子斿父用好铜铸造了此壶。   这件铜壶出土时是一对,另一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与此器同墓出土的还有鼎、簋、鬲、豆等共计97件,其主要礼器组合为九鼎八簋(缺一簋)。按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但铭文告诉我们,该墓的墓主人只是一位曾国的上层贵族,据该墓另外几件铜器铭文“曾侯仲子斿父”可知,墓主为曾侯次子,是没有资格用这么高规格的礼器的。这显然是西周晚期以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地方诸侯僭用天子之礼而出现的乱象。   壶作为古代一种盛酒或盛水的器皿,始见于商代。商代时,壶主要是用来盛酒的,也有规定的形制:整体为扁圆形,微侈口,短颈、低圈足,有贯耳,大都没有盖;颈、腹和足部一般有兽面纹。西周鉴于商代酗酒亡国的教训,严厉禁酒,壶就主要用于盛水。壶的开关也有所改变,主要特征是圆形腹,长颈,圈足形捉手,颈两侧有兽首衔环,颈部有铭文,腹部有纹饰。到了西周末期和春秋时期,壶的形状又进一步发展,把方正造型的挺括周正威严感与圆润造型体态优美的柔顺感完美结合,在挺拔向上的直线中合理地加入舒畅、轻快的曲线,加强了器物的形式美感,既有庄重威严的礼制色彩,又有典雅细腻的艺术趣味。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就是春秋时期壶型的典型代表,长颈垂腹,壶的侧面轮廓从盖口至腹部形成内收的修长弧形,下至腹部外鼓后再次内收,形成S形轮廓线。同时,方壶口部承接似盖而未封顶的壶冠,冠顶弧形向上伸出。使得方壶向上的外张力加强,并与较长的垂腹所表现出的下沉感形成对比。方壶从壶冠至底共有七道纹饰,分别是三道波曲纹和区分波曲纹的双线形带状隔断、窃曲纹和垂鳞纹等。这些纹饰具有平行的稳定感,在构图和布置在反差的视觉中达成一种平衡。它一出土,就被选为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首批出国展览的展品之一,被西方学者视为“纪念碑式的壶”。   铭文所提到的国家是周代被分封到汉水流域的曾国,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年代,这个诸侯国很早就销声匿迹了,在历史文献中从不见其踪影。然而,历年在汉淮地区发现的曾国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甚广,其中尤以曾侯乙墓最为著名(出土了“曾侯乙编钟”这样的国宝重器)。学者们研究发现,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曾国,其实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随国。因此,曾仲斿父青铜方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其高超的制作水平,还为我们揭开千年曾国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陈侯青铜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山东肥城小王庄的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青铜器,随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山东省博物馆接到通知后,立即对发现青铜器的区域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这里是一座春秋时期贵族墓葬。经过科学发掘清理后,墓中共出土13件青铜器,包括两件铜壶、三件铜鼎、两件铜鬲、两件铜簠、一件铜盘、一件铜匜、一件提梁小壶、一件铜勺,其中极珍贵的是两件陈侯壶。除年调拨一件陈侯壶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其余12件青铜器都在山东博物馆收藏。   陈侯壶壶高51厘米,口长16.8厘米,宽12.2厘米。壶体扁方,长颈,配有圆角长方形盖子。盖顶饰长方形捉手,盖子的下方部分可插入铜壶的口沿处,铜盖翻过来,可做盛酒的杯子。壶颈两侧的壶耳被设计成象鼻形,并附有一对大套环。因壶口内侧和壶盖外壁上铸有“陈侯”二字而得名陈侯壶。陈侯壶表面的纹饰比较朴素,腹部由带状纹饰构成,“田”字形网格,每个交叉点上均有凸起的方椎状装饰,在壶盖、壶颈和圈足部位铸有弦纹,纹饰简单大方,毫无繁复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器上的铭文,对研究春秋时期的婚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甚至可以视为信而有征的历史文献。   陈侯壶上的铭文共13字:“陈侯作妫橹媵壶,其万年永宝用”,据《礼记祭统》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这13个自名铭文传达了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女之心。陈侯,是陈国国君,“陈”字在“耳”“东”的右面又加了一个“步”字,经王恩田先生考证认为,陈侯壶之陈就是河南的陈国。“妫橹”是陈侯的女儿,“妫”是姓,“橹”是其名。“媵”即嫁。这件器物应是陈侯为他的女儿陪嫁做的媵器,希望他的女儿将其视为陈氏传家宝,世世代代永宝用。   据文献记载,媵,古时指随嫁,也指随嫁的人。《仪礼士昏礼》“媵御馂”,郑玄释“媵”为“女从者也”,“御”为“婿从者也”,所以“媵御”指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从,谓之媵。侄,兄之子;娣,女弟也。”也就是说古时诸侯的女儿出嫁,随嫁的奴仆或婢女称之为媵侍或媵婢。春秋贵族嫁女不仅要陪送奴仆、婢女,还要制作铜器作为陪嫁的礼物,即媵器。根据文献记载,不仅所出之国将媵器作为陪嫁之物,而且同姓之国也有赠送媵器之礼,甚至异姓之国也有赠送媵器之俗。春秋时期,大夫嫁女,只有娘家陪送礼物;诸侯国君嫁女,不但娘家陪送礼物,他国也会前往送贺礼。娘家之媵器,与后世的妆奁陪嫁相似。他国之媵,与后世的一家嫁女而亲戚前去送礼致贺相似,只是所送礼物不同。   陈侯即陈国国君,妫姓,是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建的诸侯国,也是周初最重要的封国之一。周王朝建立初期,为了巩固统治,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商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入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之祀,是为胡公。”也就是说,公元前年周武王灭商朝后,有一个叫妫满的人,作为舜的后裔,受封到陈这个地方,于是就有了陈国。周武王十分器重陈胡公,把大女儿嫁给他,并封陈国作为周朝的东南屏障。存世的有铭文的陈国青铜器,风格、形制上与周王室的一致,反映出陈国与周王关系密切,政治上与周王保持一致。陈国自周武王始封至春秋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年)被楚国所灭,前后共存在多年。   陈国的疆域包括今天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都城在宛丘,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淮阳县。春秋初期,陈国与蔡国、郑国同为中原大国,后来因为楚国、齐国、晋国的兴起,争夺中原,陈国身处战乱之中,国势日渐衰弱,加上陈国君臣荒淫无度,相继发生两次争夺君位的内乱和残杀,国势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只得依附楚、齐、晋之间以求生存,朝齐暮楚,投靠在强国膝下过日子,最终被楚国所灭。陈国内乱,王室逃离,随之将陈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带到异国他乡。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桓公时期,陈国的太子陈完,因为宫廷政变被迫逃亡到了齐国,当时陈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先进,陈完又是贵族,于是齐桓公封他为齐国的工正,掌管齐国的工业制造,为齐国的青铜铸造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传世的陈国青铜器甚多,特别是出土发掘的一批有铭铜器,既让今人得以一睹陈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也为研究陈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春秋时期,周室东迁,五霸兴起。周王朝的中央集权逐渐分散到列国诸侯之手,他们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冶铜铸器各得其便。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除礼器外,还有一部分青铜媵器,也就是陪嫁品,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特别流行。当时诸侯们和大夫们为了维护彼此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或者小国求助于大国的保护,往往通过联姻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一定的政治集团。诸侯国之间的这种关系在青铜器铭文中有记载。陈侯壶出土后,多年来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陈侯壶出土于山东肥城,而肥城在春秋时是铸国的地望,陈侯壶应是陈国和铸国联姻的物证,还有研究者认为,出土陈侯壶的墓葬可能是鲁国的墓葬,陈侯壶可能是妫橹因为政治联姻远嫁鲁国的物证,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列国相争,势力范围不稳定,属地已有犬牙交错之势,虽然这件陈侯壶是山东境内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陈器,但是判定其国属还需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予以证实。   妫橹身嫁何国先搁置不议,但是春秋时期像妫橹这样远嫁他国的陈国女子,史书上多有记载。春秋中期以后,陈国受到楚国的威胁,于是依附楚国,又受到北方齐、鲁、郑、晋的攻击,后来又受制于吴国。陈国国君不断在这几大势力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求得生存,联姻就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年,陈国国君陈宣公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蔡国国君蔡哀侯以及息国国君息侯,其中嫁给息侯的女儿因为相貌姣好,面似桃花,人们称其为“桃花夫人”。陈侯壶的问世,揭开了陈国“妫橹出嫁”的神秘面纱:陈侯的女儿妫橹在远嫁他国的路上,随着载满丰厚嫁妆的车队,来到与陈国交好的异国他乡,成为了陈国与异国友好交往的使者。春秋时期,很多如妫橹一样的女子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婚后的漫长时光,这些父母之邦铸造的青铜媵器一直陪伴着孤独的主人,甚至主人去世后,又作为陪葬品一同埋入幽冥。直到多年后,考古学家的发现让这些载有丰富历史信息的精美媵器重见天日,让我们得以了解到陈国女子妫橹的婚姻之路,了解到春秋时期诸侯联姻频繁的缘由。

王子午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子午鼎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当时,出土的王子午鼎共有七件,它们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只王子午鼎是七件列鼎中最大的。此鼎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68厘米。   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边,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器身周围攀附着六条浮雕夔龙,兽口咬着鼎的口沿,兽足抓着鼎的腰箍,浑身动感十足,仿佛即将腾空而飞。鼎盖作平顶微弧,有圜形钮。王子午鼎是分铸后焊接而成的,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工艺,技艺之高超,堪称一流。   王子午鼎的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其中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铭文中提到的王子午又叫子庚,当时任楚国的令尹。令尹相当于宰相。王子午正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王子午担任楚国令尹的6年里,屡次北伐东征,战功显赫。鼎腹的84字铭文记述了作器的用途,歌颂了王子午的功德,王子午鼎成了研究楚国的珍贵史料。   王子午鼎虽为圆形鼎,但它的底部却是平的。更奇特的是,一般我们所见的圆鼎,腰部浑圆外凸,王子午鼎却是束腰收腹,腰部好像被一条腰带紧紧地扎起来似的。   是什么让楚国的鼎与其它地方的鼎形状如此迥然不同呢?   据《史记》记载,楚灵王非常喜欢腰身纤细的人,而对肚大腰圆的人极为反感。楚国的官员为了迎合楚灵王奇怪的癖好,都普遍节食减肥。从此也就有了“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的典故,人们也把女子纤细的腰,称为“楚腰”。   王子午鼎平底、束腰的这一变化,与楚人独特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楚人把对细腰的偏爱应用到青铜礼器的铸造上,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束腰平底的王子午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子午鼎中的铭文字体也具有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魅力。铭文的书写方法非常不规则,并且夹杂着一些奇形怪状的装饰。这种铭文字体被称作“鸟虫书”,也称“虫书”或“鸟虫篆”。它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以鸟形或虫形作为字体的装饰,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等南方诸国的字体。鸟书是文字上附带有鸟形纹饰的造型,使文字与鸟形融为一体,如这个“民”字,除了以文字表明字义之外,在它的上面又加上了两只鸟形。虫书则笔势盘曲似虫,故作蜿蜒盘曲之状,犹如虫类的弯曲身体。鸟、虫形只作为装饰,并没有改变字义。   王子午鼎的铭文就是以鸟书和虫书两种字体相互穿插、融合书写的,鸟书和虫书两者都是以篆书为基础演变而成的,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美术字”,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鸟虫书这种字体在以往出土的同类青铜器中并不多见,这种字体经常出现在兵器上。王子午鼎上篆刻的鸟虫书,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字体之一,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篆书独特的艺术魅力。   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纹饰、奇诡的铭文,王子午鼎形象地表现了楚国文化艺术的突出特征,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习俗、文化、书法的珍贵史料。

洹子孟姜青铜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洹子孟姜壶又称齐侯壶,有甲乙两器,发现于清代中叶,现分藏於上海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   壶高22.1厘米、口径13.4厘米,颈部内壁有铭文字,是齐侯为田洹子之父所作的祭器。铭文大意是:孟姜是齐侯之女,嫁于田洹(桓)子,桓子之父死,齐侯向周天子请命,为其服丧一年,并为死者举行各种典礼。   田洹子(桓子)即田(陈)无宇,娶齐侯之女孟姜为妻。齐国自齐桓公死后,内部发生纷争,逐渐失却霸主地位。至齐景公之世,政权下移于卿大夫,卿大夫之间的兼并斗争愈演愈烈。   斗争中,田(陈)无宇先后消灭栾氏、高氏,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公元前年,田(陈)常杀齐简公,从此田(陈)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

“蔡侯申”青铜方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蔡侯申”青铜方壶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高79.8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8.3厘米。   这件青铜方壶是盛酒或盛水器,有盖,盖上为镂空的莲瓣状装饰。长颈,颈部有两个大兽耳;腹部作十字分栏装饰。颈部和腹部的上半部有细小的蟠螭纹,底有4个动物形足。壶颈部内侧有铭文6字:“蔡侯申之用壶”。蔡侯申即蔡昭侯。蔡是周初武王弟叔度的封国,是周文化在淮河流域的代表,但是自春秋中期以后,蔡国逐渐被楚国控制,其文化面貌受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器物的造型和装饰也多为楚国的风格。这件方壶的造型和装饰基本与楚器相同,而其莲瓣盖样式则是受到三晋风格影响的结果。公元前年蔡国为楚国所灭。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