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古装剧的小编,一直都钟情于研究古人们身上戴的玉,这些玉看起来晶莹剔透的,十分精致。
玉也经常用来代表一个人品行端庄、性格温和,比如我们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就经常看到形容一个人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描述。
但咱们今天要讲的这块玉(如下图),名为玦,它可不是普通的玉,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通透的外表,坚硬的内心
玦是一种很独特的玉器,在古代有着特别的寓意。正所谓“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玦是璧缺了一口,表示“俩人掰了”,因此玦在玉器中寓意并不好,甚至有些杀气。
《史记》在记述鸿门宴时曾有一句极其传神的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给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玉玦示意他,项羽都默然没有反应)。范增举起玉玦示意项羽什么?很简单:杀掉他(刘邦)!——好容易给他诓过来,不动手,你在等啥呢?
其实,小编之所以要单独讲一下玦,并不是因为这段传奇的故事,也不是玉玦所代表的深远的玉文化,更不是因为它精美、漂亮——毕竟是四五千年前的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霜大概也精致不到哪儿去。
相反,那简单的形状、“不施粉黛”的表面,却流露出些许“天然去雕饰”般的稚嫩和古拙——小编真正感慨的,是这件玉所透露出的古人的那一份坚守与执着。
能看得出,这件玉是一件透闪石玉。中国人对玉的分类很杂,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名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陕西的蓝田玉和新疆的和田玉(还有一种说法用湖北的绿松石代替蓝田玉,据说著名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这其实是按产地分——中国人似乎很喜欢按产地划分玉种,于是在白透闪石玉中就有了“和田料”“青海料”和“俄料”之分。
和田玉雕件但是,这种分法毕竟不可靠,外表类似再加上一个遥远的产地很容易让人感觉高大上,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阿富汗玉”来充数(好的阿富汗玉也非常昂贵,但它的成分是碳酸钙,化学成分与白玉完全不同)。
所以,按矿物学分类相对更靠谱。
从矿物学上说,中国的玉大致可分为滑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三种(至于大家所熟知的翡翠,虽然是我国重要的玉,但因为翡翠原产地是缅甸,明代才传入中国,所以其石料不包括在这三种里)。
而从莫氏硬度来说(数值越高,硬度越大),三者一个比一个硬:滑石为1,蛇纹石不大于4,而透闪石在5.5~6.5之间。
滑石(地质博物馆藏品)蛇纹石(地质博物馆藏品)透闪石这么说各位可能还没有感觉,实际上这段话的潜台词是说:年前的古人几乎找不到工具能对付得了这种玉!
当时人们能用作制造工具的常见材料,不过是木头、石灰石和青铜三种。木头自不必说,石灰石的硬度在3附近,而青铜则是5~6.5之间——也就是说,没什么能“啃得动”上文看到的那块小小的透闪石!
燧石与玦的相遇——玉石俱焚
当然,也不是说绝对没有,古人发现一种石头,坚硬无比,那就是燧石。
燧石一般用作打火石。不过由于它的主要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硅酸盐矿,硬度可达7,比常见不锈钢的硬度还高!著名的黑曜石,其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就与燧石别无二致。
中美洲印第安人建立的阿兹特克帝国(Aztec)的武士所使用的武器“马夸威特”(Maquahuitl),就是一根大木棒中间镶嵌着许多磨锋利的燧石片作为刀刃(因为阿兹特克人不知道如何冶炼金属)。
阿兹特克武士正是靠着这种凶狠的武器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横跨中北美洲的庞大帝国。
马夸威特有多厉害呢?据说西班牙殖民者曾经拆下其中的燧石片,用来取代刀片刮胡子!
但燧石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开裂。实际上大部分石头都有这个问题,越硬的石头就越脆,一遇外力撞击就容易碎裂。
因此马夸威特砍人没问题,对付棉布、皮革与藤甲都是小菜一碟,但如果用它来砍石头,刃口就可能会崩掉。
因此,燧石及绝大部分石头,都不能用来切割玉料——而且就算是燧石能承受得了,谁又敢保证,玉料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眼睁睁地碎掉呢?
以砂断玦,以柔克刚
难道,就对付不了这块玉了么?
当然不是!否则眼前这些古拙的玉器又从何而来呢?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终于发现有一种东西可以对付这种玉,什么呢?砂子!没错,就是细细的砂子。
这种砂子的矿物学名称叫做“刚玉”,化学成分为氧化铝。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不好对付!实际上,它的莫氏硬度为9,在自然界中仅次于钻石(10),用它切玉简直就像是割一块皮子!
而且,由于其是砂粒状,也不用担心用力过猛而导致玉石开裂的问题。
古人将这种能切割玉料的砂子称为“玉砂”,也叫解玉砂(“解”字此处同“切”)、碾玉砂,因为多出于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故又称为“邢砂”(据章鸿钊的《石雅》考证,邢砂中还含有很大比例的石榴子石)——有意思吧,最坚硬的敌人,却要依靠最细小的东西来对付!
古玉表面被玉砂打磨过的痕迹但还有个问题:怎么用砂子去切玉?总不能抓一把在玉上面蹭吧?砂子这东西也抓不住啊!
当然不可能!据考证,古人发明了一种称之为“线切法”的独特方式来切玉。
具体来说,玉工先在玉料上需要切的地方画好线,然后将玉砂浸水,用麻绳沿画好的线来回摩擦玉料。
同时,边摩擦边尽可能均匀地在麻绳上撒上湿润的玉砂。砂粒由于湿润及麻绳纤维的裹挟最终会被卷入绳体,随着绳子一同摩擦玉料,渐渐划出刻痕,最终将玉料切开。
据说有经验的玉工完全不需要一下下完整地切,他会事先寻找玉料中固有的裂痕,然后巧妙地设计。这样当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啪”地一声,玉料自己会裂开,而且这个裂口极其光滑,完全不需要打磨。
听起来主意不错,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在整个切割过程中谁最容易被磨损呢?是玉么?错!别忘了这里还有一个角色:麻绳。
麻绳的硬度和抗磨性远远不及玉砂和玉料,所以不难想象,没磨几下绳子就逐渐断了。
那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换另一根呗!可能有人会说,这多麻烦啊,没磨几下就得换一根绳子,一切还得重来!你以为古人不知道这一点么?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四千年前的人来说,我们现在的许多指责都无异于“何不食肉糜”式的嗔怪!
古人往往没有现代的高科技,甚至也不懂什么“匠人精神”。他们所能凭借的,只有隐忍和执着,只有一下下的坚持,只有着对神与所做之事由衷的虔诚。
然而,正是凭着这么一股子劲,我们的古人一路跌跌撞撞、筚路蓝缕地走到了今天,创造了蓬勃而绚烂的现代文明。
这,大概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