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在盘玩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爱好者。
首先是表面出现白点的情况。返碱会导致白点,这是由于盘玩中长时间放置造成有些地方脱水而出现的现象,若出现这种情况可放置在纯净水中12小时以上,再用干净布擦干,后期盘玩白点会慢慢消失;还有白哨(棉絮状白絮),在盘玩时会出现,特别是局部变色后视觉对比明显,这属于正常现象,继续盘玩即可;而入手泡油货的话,在盘玩过程中虽不会出现白点,但放置一段时间后松石表面会析出白斑。
表面盘花也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绿松石表面不能全面和皮肤接触,不过继续盘玩,其颜色会慢慢变得一致。
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冰裂)也有说法,有的绿松石忽然间“裂了”即冰裂,出现这种状况说明绿松石瓷度高,是原矿绿松石,不必惊慌,后期裂纹会逐渐被油脂和汗液填充而消失。
在颜色变化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盘玩过程中颜色变花(尴尬期)是因为绿松石有物理孔隙,会吸收人体的皮脂与汗腺,与人体接触多的地方颜色变化快,反之则慢,从而造成颜色不均匀,解决方法是调整盘玩角度和习惯;盘玩变色后放置导致泛黄,是因为绿松石仅完成盘玩变色阶段,未达到包浆、挂瓷效果,前期浸入的有机物质氧化所致,正确做法是未包浆挂瓷前不可长时间闲置,若出现泛黄现象,建议重新打磨抛光后再盘玩。
此外,低瓷绿松石盘玩不能提高瓷度,不要被误导宣传;绿松石盘玩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泡水,未盘玩前需要不定时补充水分,盘玩时会吸附主人分泌的含脂类物质。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