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成功人士的标配,佛珠演化来的官方饰品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清宫剧中出镜率高、可以用来判断官员等级的顶戴珠。与顶戴珠相比,还有另一种出镜率更高、价值更高,但并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饰品。它就是清代官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成功人士的标配、清宫剧C位的担当——朝珠。

中国古人似乎不是很喜欢项饰,历朝历代的官服制度中几乎都没有类似的饰品出现,只有清朝皇帝、大臣喜欢将这么大一串精致的珠子挂在脖子上。

很多不认识朝珠的朋友看到,都会好奇:“这不就是佛珠吗?”由于藏传佛教在清代受到了官方的认可,有着特殊地位,很多人就猜测朝珠的源头可能就是佛教。这种猜测有两点依据:

第一,如果你看过清代所有帝王的画像,就会发现只有清朝中后期的皇帝脖子上有朝珠。也就是说,最早的满清服饰制度中最早并没有关于朝珠的规定。说明早期的朝珠可是跟今天的文玩核桃一样,只是被拿在手里把玩的物品。

据考证,朝珠在顺治后期到康熙年间逐渐成型,乾隆时期被正式被列入官方服制,有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定。在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日常饰品都逐渐被礼仪化。

第二,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廷自始至终都极其推崇藏传佛教,特别是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我们熟悉的班禅、达赖以及金奔巴瓶制度都与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黄教反过来也将“满洲”一词的梵文“曼珠”转音,称清帝为“曼殊室利”,就是佛教中的文殊师利菩萨。清代皇帝经常会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会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

很多人都误以为朝珠跟佛珠一样,是这样的:

实际上,朝珠也有着许多象征意义,一百零八颗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24节气、72候;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共四颗象征着四季,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由十颗绿松石串成的记捻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因此,一串完整的朝珠包括一百零八颗珠、四颗大珠佛头、背云和三串记捻,其中背云和记捻一般在背后。

《清会典》中记载,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侍卫和京官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戴。

而男女佩戴朝珠也是不一样的,男性无论穿朝服和吉服时皆挂1串朝珠,女性穿朝服时佩挂3串朝珠,穿吉服时佩挂1串朝珠。

清政府对朝珠的材质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可以使用东珠(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透澈)和明黄色绦。王爷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绦。除了东珠外,珊瑚、青金石、绿松石、水晶、翠玉、玛瑙、蜜蜡、琥珀、碧玺等质料都可以做朝珠。

一串上好的朝珠本身就壕气满满,加上其不凡的收藏价值,更是价值不菲。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上,雍正御制的东珠朝珠曾以万港币的成交价刷新记录。而慈禧太后的一串翡翠朝珠在年登陆拍卖会,起拍价达到1.8亿人民币。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大臣们的朝珠要自己花钱定制,一些家底厚实的大臣可以佩戴上好的朝珠,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大臣甚至只能佩戴原料不值钱的或者假朝珠。因此鬼市上一些藏友发的朝珠,如果年代等方面没问题,仅仅材料存疑,也有可能是清代的真品,而具有一定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