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古到今文脉河世代流传大河网

游客在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游玩。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河南日报记者李英华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中国的小学生,会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吗?他肯定张口即来。这首千年古诗对绝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只是启蒙,他们从小就背诵唐诗宋词,即使是数千年前的《诗经》《楚辞》也能朗朗上口。

这个提问从侧面引发一个更为严肃的话题——中华文明年历史源远流长,为何能一直绵延不断、流传至今?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在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多年。从点燃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黄帝在灵宝荆山下铸鼎祭天,从二里头夏都遗址揭开“最早的中国”的神秘面纱,到“丝绸之路”唯一道路遗址的崤函古道,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跟随“走进黄河”采访团的脚步,我们融入母亲河的怀抱,感受她跳动的脉搏,一路走,一路看,试图寻找黄河文化数千年世代流传的奥秘。

农民作家回乡讲解地坑院

11月9日,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院子里人头攒动。这里就是陕州地坑院。

小巧的耳麦、精致的喇叭,与浓重的豫西口音、满脸的褶子、一身土土的装扮,怎么看怎么不搭。可是,66岁的贠石让是这里货真价实的讲解员。

看到地坑院里的黑色剪纸,一个游客问:“之前见的剪纸都是红色的,这里为啥是黑色的?有啥讲究吗?”“这里面的讲究可多了。”贠石让不慌不忙,笑眯眯地解释。地坑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具有“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的美誉。黑色剪纸主要集中在陕州西张村镇南沟村,这里原名“夏官村”,剪纸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而黑色是夏朝的国色,代表庄重,夏商周遗风尚黑,所以这里的黑色剪纸一直沿用至今。

广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解说不再是程序化的一成不变,而是不落俗套,老贠成了最受欢迎的解说员。

他的经历颇为坎坷:当过兵,打过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热爱写作,笔耕不辍。“53岁的时候,压抑不住创作的热情,我就白天跟工友们扛沙袋,晚上坚持写作。”老贠说。字不会写还好,可以查字典,可对于词语和写作手法的问题,他就只能先记下来,回家的时候问孙子孙女。不会打字,孙子放学回来一有空就帮他打稿子,纠正错别字和病句。就这样,经过6年、多个日夜的辛勤笔耕,他的第一部长篇纪实小说《乾山风云》终于写就。截至目前,他已经出版了两本书,还曾经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成了一名农民作家。

4年前,地坑院景区开始建设;2年前,老贠自愿回来当讲解员。他这样解释回来的原因:“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地坑院人,在这里出生、长大、娶妻生子,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感情很深,叶落总要归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都搬到地面上了,进了城,现在地坑院里住的大都是老头老太太,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要是就此断了,实在太可惜。”于是,他一边当讲解员,一边潜心研究地坑院文化。亲身的生活经历和渊博的知识积累相结合,农民作家的讲解朴实而生动。“你看,地坑院冬暖夏凉,避风挡雨,非常实用。”他说着,身后迅速又聚集起了一大群游客。

80后的导游高玉洁是大营镇官庄村人,幼时在地坑院长大,两年前她放弃城市四星级酒店待遇优渥的工作回到家乡,在景区当导游。既能守在丈夫孩子身边,又能讲家乡的故事,小高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原来这里十年九旱,庄稼收成差,老百姓很穷。现在多名乡亲在景区就地打工,变身厨师、服务员、保安、保洁,按月领工资,日子越过越舒心了”。

不仅如此,景区内百味巷汇聚三省特色美食,“陕州十碗席”香气四溢;百艺院巧匠汇集,“陕州锣鼓书”“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精品不断;利用地热资源,地坑院里泡温泉吸引了众多游客。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地坑院宾客络绎不绝,成为旅游界的一匹“黑马”。

除了地坑院,位于黄河之畔的三门峡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与记者们交流的座谈会上,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说,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市里打算积极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做好黄河文物保护开发,叫响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目前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正在进行。

博物馆特设文物修复区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借助媒体的力量,上个月刚开馆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迅速成为“打卡胜地”。11月10日,来参观的游客在博物馆前排成一条长龙。凭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免费领取入场券,零门槛让这里人气爆棚。

来自洛阳的王女士一家老小5个人都来参观,“特意开了半个多小时车来的,这是家门口的博物馆嘛,也想让上小学的孩子来看看‘最早的中国’。”她笑着说。

86岁的李老汉一头白发在人群中十分显眼,精神矍铄,“我是跟几个老伙伴一起来的,夏王朝就在老家河南,咱骄傲得很呐。”

“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文物,名叫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解说员韩金菊曾经当过老师,不疾不徐的语气和亲切的笑容,使她格外受欢迎。为了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夏都魅力,让厚重的古代文明“活”起来,除了VR体验、互动游戏、视频播放之外,博物馆设置了开放性的文物修复区,这里吸引了大量带孩子的家长们。小韩解释道,前两年有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特别火,看了文物修复工作人员精湛的技艺,不少人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但是,要做文物修复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牵涉多个学科,比如地理、环境、生物、绘画、书法等,更需要的是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二里头出土文物近万件,很多是陶器,需要专业陶瓷医生来修复、拼接后才能更好地展示。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专业人员的操作,好奇、喜欢、着迷,兴趣的火种自此撒入他们稚嫩的心灵。小韩说:“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亲近历史、传承文化的种子广泛播撒出去,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

博物馆宣教科科长白雪说,培养文化自信,真正让文化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必须得从孩子抓起,这也是博物馆开设文物修复区的初衷。

看到这里,我们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延续至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答案,或许从老贠或者小高自愿返乡接续传承,或许从博物馆特设文物修复区的良苦用心,或许从地方政府认真慎重地通盘考虑上面,窥见端倪。除此之外,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造福两岸百姓,新安县百姓心甘情愿搬离故土,到孟州安了家,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还有武陟人民变废为宝,把黄河泥沙制作成澄泥砚、埙等物件,购买者众多……

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从源头汤汤而来,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现代旅游、餐饮、商贸等新业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汇聚起了强大的合力,文脉之河焕发出新的魅力,熠熠生辉。

心中有来处,脚下便有根。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就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做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为了让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河南省委下发通知,将积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全面启动黄河母亲地标复兴,擦亮黄河符号,把她建设成传承历史的文脉之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条文脉之河,伴随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汩汩流淌,生生不息,世代流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