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佩叮当雍容华贵的玉组佩

白癜风的病因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16.html

有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之为玉组配。最早的组配当属石器时代,以石珠、石管、蚌壳、兽骨等物经钻孔串联而成的配饰。到了西周时期,用玉制度逐渐制度化、规范化,代表财富身份等级的玉组配运运而生。西周是个崇尚礼制的王朝,当时人们佩戴玉组佩,不仅仅为了美身,更是为了表现身份等级和自我修养,古人常以玉的温润、光洁、坚硬来譬喻君子所尊崇的高尚品德。

据《礼记·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比德焉。君子,士已上。右徵、角,左宫、羽……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君子身上佩戴的玉相互撞击,居然要发出合乎音律的声音。走动的时候左右摆动碰撞出声音,“进则抖之,退则扬之”确实能起到节行退止的作用。

玉组佩的使用有严格的制度使用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特别是多璜的玉组佩是区别贵贱、等级身份的标志之一。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后只不过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切生活还要像生前一样,因此不仅生者要佩玉,在墓葬里面同样陪葬着玉器,从墓葬出土的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所配组配的结构越复杂,长度越长,西周玉组配多从死者颈部开始往下配,颈下垂可致腹部以下,组合巧妙,绚丽多彩,尽显华贵。

而出土组玉佩比较多的是晋侯墓地,出土的随葬玉器中,有十几件成串的连珠玉组佩,每件都是极尽巧思,华丽无比,均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但其中最让人震撼的当属出土的3件大型的成套玉组佩

西周的玉组佩结构复杂,其以玉璜为主体,由一件到多层,配以管、珠或动物形玉饰组合而成。构成组佩的构件有质的璜、牌、玦、環、觿等及各种动物造型,再辅以水晶,玛瑙质地的管、珠等。一般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其佩带一般为过颈佩戴,主要在胸腹部,但也有长的可下垂至腿部膝下,大型的一般在同一高度,有两件或数件玉器,长短不一,各种材质组合方式灵活。

如晋侯墓地M92出土的玉组配,出土时在墓主的胸腹部,过颈佩戴,有件形制各异的玉器组合而成,主要有玉璜、玉珩、玉圭、束腰型玉片,以及玉贝、玉珠、玉管、玛瑙管、绿松石管、料珠等。玉组佩过颈部分为三列珠管串珠,两侧各有两件束腰形玉片和玛瑙珠,玛瑙管,绿松石珠等串联。下端分别系有一盈润光滑的玉贝为坠,中间自上而下为四珩四璜。第一件珩为青玉质,单面刻有相交的龙纹,龙,首相反,刻工细腻,很是精致,最后两件璜在一起,末剑的两端分别系有两件玉圭,最后一件璜为扇形,用细阴线和一面坡阴线相结合的粗性阴线双钩法雕刻为首尾相缠的龙纹,龙首相对,中间有镂空,整件璜线条干净,形象生动,布局对称,这件玉组佩结构繁复,饰件叠加,制作精致细腻。

除此外晋侯墓M31、晋侯墓地63号墓也出土了大型玉组佩。这三件玉组佩气势庞大,组合规整和谐,结构复杂繁琐,纹饰精湛细致。从考古发掘来看,西周墓中死者配璜的数量越多,配饰的结构越复杂,纹饰越精美,其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就越高。

《周礼·考工记》记载,周王室设立玉作管理专为王室雕琢玉器的奴隶——玉人。在这种“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的礼仪规定下,玉成了等级,权利和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生前佩玉,为的是用玉的形象和特质衡量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死后的大量用玉,为的是显示豪华、富有、珍贵与特权,同时古人出于对玉的神秘崇拜,也是为了用玉石那不可言喻的力量阻挡恶鬼的侵入,防止尸体的腐烂,所以形成了系统的丧葬用玉。

试想想,当一位步态雅,端庄的妇人,佩着玉组佩,行走在林荫树下,身上环佩发出叮当的响声,细碎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应该是多么美好的一瞬间!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34.html